用一个“深度好文”(经常看那种心灵鸡汤的文章会用这个词)把大家“骗”进来,很遗憾,可能会有一些人失望,因为这篇分享里不会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办,更多的是告诉你们,最好不要怎么办。

我绝对承认,有一些人确实还能靠刷单就把生意做起来,但只是“有些人”,越来越多的人应该会发现:刷单成本越来越高、刷单越来越没用、甚至会出现越刷排名越靠后的情况。当然,大家都知道,对于刷单来说,刷手号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你应该能够想到,这不是、也不应该是关键的因素。为什么?

假设有几个大学生,为了赚点儿零花钱,去刷单了,恰好,这几个大学生又是喜欢网购的网购达人。然后他们刷单的店铺被抓了,这几个号就变成了黑号,变成黑号后,按照“黑号不安全”的逻辑来推理:他们去别的店铺,真实购买需要的商品时,别的店铺的自然搜索权重就会受到影响!这个逻辑你们觉得说的通么?反正我觉得说不通,当然你会说现在搜索引擎有一个容错率:10%以下的时候没事儿!但是这是一个更站不不住脚的结论。

OK,这里来一个很亮的结论:有效刷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刷量阶段。把销量刷上去就行,销量起来了,权重就起来了,所以早期的刷单,相对要容易很多。

第二阶段:刷螺旋阶段。13年左右的时候,还是刷销量,但是刷螺旋上升,谁这个数据做的好,谁的效果就好。

第三阶段:刷标签阶段。基本现在就是这个阶段,刷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找到真实的目标顾客群,让他们去刷,快速的给店铺打标。

第四阶段:刷消费者购买行为阶段。未来的主流,所以,判断是否刷单的关键(尤其是未来),会更多的集中在对整个购买行为过程是否常态的判断上。当然,这时候,刷手的人群特征也会非常关键的。

这个建立的基础很简单:消费者在购买不同品类、不同档次、不同风格的产品时,其购买决策过程是完全不同的,那么,他在淘宝上的搜索行为、浏览行为、购买行为也是不同的。比如,你觉得你买一瓶矿泉水的决策过程跟购买一双耐克篮球鞋的决策过程会是一样的么?

我们主要从两个维度来探讨一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过程:客单价的高低、商品是否标准化(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性是否比较大)

(1)客单价的高低

客单价的高低对于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影响主要体现在决策时间上,你购买一卷卫生纸的时间一定远远低于你购买一台数码相机的时间,前者可能你在网上从搜索到购买十分钟搞定,甚至如果是老客户的习惯型购买的话,三分钟搞定。但如果时候者,你的决策时间可能要好几天。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决策  购买  购买决策  消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