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互助模式的出现,与当下国人没有安全感有关系,商业保险的保障结果参差不齐,兑现障碍多,很多国人担心遇到家庭重大事件,比如说身患重病,社保的钱基本是不够的,而在诚信缺失的当下,想获得社会捐款的代价也不低,国内互联网野蛮发展的状态下,互联网网络自助的方式就出现了,并且迅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同,以17互助平台为例,上线不到两个月,就获得3000万的preA轮3000万人民币的融资,领投方为执一资本,天使轮经纬资本、晨兴资本跟投。
但是为何资本市场如此热捧?应该怎么理解互联网互助模式?
其实,互助保险模式很早就出现,而民间的结社自救早已存在,甚至这样的方式在4500年前就已经出现:古埃及的石匠通过缴纳会费的方式建立互助基金,用以支付会员的丧葬费用,类似人寿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这可以认为是商业保险的起源。
互联网互助模式出现的时候,难免会让人与保险模式关联起来:参与互助成员缴纳的费用在定义上比较模糊,17互助对此在官网上有明显的风险提示:互助不是保险,加入互助社群是单向的捐赠或捐助行为,不能预期获得确定的风险保障。
互助模式冰火两重天 资本追捧但监管严厉
对此,国家的监管也来的非常及时,2016年4月份,中国保监会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互联网保险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将“非法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列为四项重点整治工作之一,明确指出将清理互联网保险经营资质,查处互联网企业未取得业务资质依托互联网开展保险业务等问题,同时查处不法机构和不法人员通过互联网利用保险公司名义或假借保险公司信用进行非法集资。同年10月28日,保监会又在其官网发出《关于“互助计划”等类保险活动的风险提示》,强调部分“互助计划”借助保险名义进行宣传,造成了消费者将其与保险产品混淆的情况,警惕以相互保险名义骗取钱款。
从监管的信息来看,互联网互助市场容易与非法集资、保险牌照、诈骗等极度敏感的法律地带游走,一着不慎对于平台是重大法律风险隐患。
17互助创始人高竞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每个人对于他人来说,都可能是一种有用的资源,比如积累的人脉、闲置的物品。如果能利用这种资源结合互联网,深度改变世界,未来不可限量。”听上去,这有点共享经济的意思,但笔者认为市场可能如此,但从网络互助的本质而言,并非是共享经济。
文章TAG:资本 保险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