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 企业转型须先打破体制

最近有很多读者朋友向我咨询传统行业结合互联网的问题,事实上这是一个传统行业转型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真的有些大。一方面是因为传统行业有其必然性,中国延续了上千年的行业,只在整齐时代的末尾以及后来的电力时代跟随世界脚步发生了产业革命,之后从建国到现在的60年多年里就一直是这样的状态,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说转就转。另一方面,产业丶行业以及企业的转型,不是个体性的说转就能转的,企业必然受行业限制,行业则又受产业限制,就如生鲜电商一直受冷链物流发展滞后的影响一样,转型及升级是一个综合性的并存在诸多限制因素的大命题。

但是,因为更高的市场需求,企业的升级转型却又迫在眉睫,且不说工业4.0之类的先进生产工艺对中国生产制造业有多大的冲击,即便是从能源浪费丶大气污染等方面,也要求传统企业必须要做必要的升级。虽然现在大家都在讲互联网+传统企业,本质上则还是一个企业以及行业转型与升级的问题。而人们热谈的“互联网+”,也只是一个行动计划的纲领纲要及方法论,转型具体怎么做,转成生什么样,怎么转这些问题则需要企业们结合实际情况去做。其实现在看来,传统企业转型最大的阻力倒不是资本丶职工及生产设备,而是企业的思维,也就是所谓的体制。

从了解传统企业的体制开始

传统行业之所以被称为传统行业,不是因为生产力丶生产工具以及生产效率的低下,主要还是因为企业的传统经营思维以及这种思维所造成的体制问题。事实上很多企业在互联网普及之前配备了计算机,很多企业在十几年前就开始通过互联网做进出口的生意,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很强,而且能很快得到应用。但这些改变并不能影响其体制的改变,所谓体制,就是每个企业所特有组织架构丶管理模式以及绩效评测等等。企业的体制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企业主的管理思维,不同的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体制。大多数时候体制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与管理,金字塔形式的便于每个团队短期内形成战斗力。

传统企业的这种体制大多源自早期的国有企业,后来虽然实现了股份制转型,却仍旧保留了传统企业的“科室制”。一个企业的层级分总经理丶部长丶处长与科长,还有外设办事处主任,这种结构跟政府非常的相似,做起事来则是层级式报告,逐级领导签字。如果涉及到财务则还要上交到集团,由集团各级领导审批以后再送交财务处,才能报销或者取钱汇款。当然,这还只是常规业务,如果是涉及到干部提拔以及项目分派,则会有更复杂的关系,任用哪个人,哪个人站的是哪个队,只抢好做的项目,不好做的项目想办法交给比人,新上任的领导不接前领导项目等等,整个企业在人事与工作上都是政府中的博弈制,往往有很多项目都因为竞争而放弃或者置之不理,还有很多人才因为受排挤或者无法做事而离开企业。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转型  企业转型  传统企业  互联网  企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