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1000万微博粉丝的张大奕的转发微博的评论量经常只有两位数,原创微博评论过千都很少见,这种看似是顶级网红,但其微博影响力带来的变现能力值得怀疑。与此同时,网红迭代很快,很多网红甚至都是“昙花一现”,在微博大火的张大奕在抖音上粉丝刚过17万,面临着后起的抖音网红的竞争。如涵想要网红保持旗下网络热度,就必须持续烧钱,维持人气,这也增加了网红电商的成本。

第三,网红与平台天然的“敌对性”。网红培养平台与网红本身存在矛盾,一方面平台要靠规模化盈利,必须不断地“复制”网红,而网红本身追求的不仅是给平台贡献的带货能力,更需要从中挖掘个人最大价值,让自己更好的名利双收。因此平台陷入两难境地,如果全面签约网红就要承担风险,一旦网红人气下滑,签约费与营销投入都将打水漂。不完全签约网红的话,可能面临网红跳槽的问题。

第四,粉丝对网红忠诚度并不高。网红生命周期很低,粉丝缺乏忠诚度。网红不比明星,明星的曝光量更多,电视作品、电影作品不断,能够更好地占用媒体资源,保持曝光度。据网红经济公司中樱桃CEO张展豪透露“一般而言,网红的生命周期是6个月到18个月,虽然我们公司走高精品路线,经营的网红也只有36~48个月。”

第五,网红电商带来的落差感大。网红本身长相标致,气质出色,本身就能够去做模特,加上化上精致的妆容、团队拍摄修图,拍摄地多为巴黎、米兰、纽约等国外风景好的地方,背景选择更好地衬托出网红的气质,因此所展现出来的照片当然很好看。可当消费者买回衣服来后却发现质量并不好,穿起来也并不好看,与自己的心理期望差距很大,造成很多网红点的退货率居高不下。

赴美IPO成败问题并不关键

招股书显示如涵控股2018年的经营状况,公司前9个月实现营业收入8.56亿元,其中产品销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56亿元,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亿元,毛利则为2.9亿元。在同一时间段,如涵控股9个月的净亏损已达到5750万元。这种巨大的亏损成了如涵赴美开启IPO的痛点问题。

根据如涵控股挂牌新三板时披露的2017年半年报,如涵控股对网红的重度依赖性,直接导致如涵控股营销费用高涨,进而陷入亏损困境。公告显示,如涵控股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532万元,净利同比下滑287.64%。2016年同期亏损395.19万元。

而差不多两年过去了,如涵不仅没能改变亏损的状态,而且让亏损的缺口越来越大。在变现能力有限,依旧严重依赖旗下的几大支柱网红,除了张大奕、大金、管阿姨几位头部网红外,如涵签下的大量网红“潜力股”都籍籍无名,网红电商的自我造血功能太弱,缺乏持久创造效益的能力。

天浩认为如涵这种不断亏损的状态,即使在美国成功上市,意义不大,网红商业溢价空间有限。做小生意尚可,想以此做成“大买卖”,几无可能。

供应链强大,产品物美价廉,平台和供应商双赢才是电商发展的关键。在整个网红电商行业不成熟,平台更追求经济利益的情况下,要想让网红电商走得更远必须重视这两个问题。不然网红电商也只是小打小闹,终成不了气候。

如涵创始人冯敏曾说“谁能在前端通过大数据判断消费者对服装及款式的需求量,及时反映给后端,做供应链之间的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的匹配,谁就能对风险定价,创造更大的价值。”,目前看来,冯敏真得好好再将自己曾经说过的话付诸实践。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显示  供应商  销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