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从“零”开始布局,也意味着在发展冷链的过程中,申通所承担的资金压力最大、成本最高。再者,申通目前对冷链业务的运输,依旧以传统的高速公运模式为主。而这样的模式,实际上严重局限了冷链物流的服务面。而当服务面无法拓宽时,企业成本会变得更加居高不下,盈利周期也会随之延长。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业务多元化也成为申通所面临的难题。

总的看来,从中通、圆通、申通三者规划的角度来看,三方进军冷链物流行业所采取的发展策略并没有错,但是都各有利弊。不过,企业们在抓住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需要理清可能会面临的挑战才行。

冰火两重天的“冷链”,三通们的沉浮之路尚远

冷链物流毫无疑问是当下,众多快递企业以及各路资本家抢食的一块“大蛋糕”,根据中物联冷链委预测,2018年中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将达到1.8亿吨,同比增长22.1%,到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700亿元。

从相关数据中可以看出,冷链物流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三通们选择进军该领域,未来可分得一杯羹的可能性很大。但与此同时,三通们在布局冷链时会面临着许多难解之“困”。毕竟,表面看起来火热的冷链,实际上是一座难“化”的冰山。

一方面,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华东、华北、华中、华南区域的冷库容量分别为1245万吨、453万吨、431万吨、324万吨。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我国地区性冷库体系的失衡严重,而这样失衡的行业布局,实际上也直接造成了双向物流负荷不平衡的情况。

相关数据显示,冷链运输的反空率最高时竟达到了98%。可见,行业分布不均,致使双向物流负荷失衡,空返率高,企业的成本难降。再加上,冷链的运输设备本就是一项高成本的建设,高空反空率无疑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另一方面,冷链物流不同于普通的物流,其对设备硬件水平、专业性等方面的要求都很高、但就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企业想要通过智能化设备来完成冷链的相关操作设施,显然可能性不大。目前,关于冷链的基础建设,最实际且最可行的还是需要引进更多专业的物流人才。

但我国物流人才的供给量与市场的需求量又严重失衡,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冷链物流的发展速度。相关数据显示,物流专业毕业的学生仅为20万,而每年新增的岗位却高达130多万,空缺110多万。单是物流人才就严重稀缺,更何况是复合人才,而复合人才的培育周期又太长。显然,三通们短期内难以缓解人才稀缺的焦虑,他们在发展冷链的途中,可谓是依旧路障重重。

总的看来,三通们最初入局冷链的目的也许是因为形式所迫,又或许是为抢夺市场份额,想必有其“利”可图。如今,中通、圆通、申通等通过各自的优势,都已经在运输时效上实现了次日达、隔日达,但按照三通在冷链上的布局策略以及投入的力度来看,他们还难以在冰火两重天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而三通们想要发展成冷链物流行业中的标杆,还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并将身上的病痛一一去除才行。

好在,目前冷链物流行业中还没有出现明显的寡头效应,作为“后来者”的三通们能够突围的可能性依旧很大,且新零售、生鲜电商等消费场景为三通们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三通们的未来发展,依旧可期。

文/刘旷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物流  冷链物流  生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