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AI技术研发的最前沿领导者,谷歌不得不面临落地应用的商业难题,而与军方合作意味着能获得长期且价值高昂的合同。《The Verge》曾指出,虽然谷歌这次的合同仅值900万美元,但这能给谷歌未来获得更多合同开启良好开端。李飞飞也曾建议谷歌内部将这次的合作描绘成是谷歌云平台的重大胜利。

无独有偶,谷歌时隔两年再次把AI部门独立,被解读为走向商用的重要一步,据外媒最新消息称,谷歌已经将“创造营收”做为其AI业务的一大新目标,开始将技术研发成果进行商业化落地。

谷歌在变,“不作恶”的信条也到了适时而变的地步了?

出现消融迹象的创新文化

当初“不作恶”囊括了谷歌起步时订立的其它基础原则,而作为唯一被保留下来的信条长期延续,可以说它已经渗入到谷歌的企业文化当中。如果这一宗旨真的要让位于利益考量,这只能归咎于商业逐利的法则,又或者从技术角度出发,这是AI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分歧。

只不过,更被担忧的还包括谷歌的自由和创新,是否也在20年间内遭遇削弱?

乔布斯曾说:“收购意味着公司内部创新能力的衰竭”,但实际上我们现在所享受的很多谷歌服务都由收购而来,包括Android、YouTube、Nest,以及帮助谷歌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维持领先地位的技术,比如Deepmind、API.AI、Boston Dynamics等等。当然,谷歌内部孵化的项目依旧并行不悖,可收购项目权重的增加,令外界怀疑谷歌是不是到了依靠投资来获得外部能力的地步?

同时,我们也看到一向以内部创新为主的谷歌,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再造一个影响力达世界级的产品了,反而其旗下Blogger的创始人和产品经理,辞职后创立了Twitter,还有一些离职员工创建了Instagram。今年年初,一位在谷歌工作13年而后离职的前工程师撰文称,谷歌正成为一家将全部关注重点放在竞争对手而非用户身上、且“不再具备创新力”的公司。

想来谷歌也开始面对外界的创新质疑,这在苹果身上已经时有发生,只不过谷歌因偏向纯技术性公司,反而不易被察觉。

内部与外部的反差,还要从露丝波拉特担任CFO和谷歌重组说起。2015年波拉特进入谷歌,便立刻投入到了Alphabet成立后的重组工作中,本身谷歌内部关于这次重组已经引发了极大的争议,波拉特带来的新规范更加重了紧张情绪。尤其是为了整理出漂亮的财报,一些负责探索性项目的部门在保持收支平衡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因为波拉特的团队定期与其他业务部门开会,审查它们的收入和支出,并敦促他们做出权衡取舍。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文化  创新  谷歌  人工智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