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由于互联网保险的客户群大多聚焦在18到30岁的年轻人这一群体中,他们相对偏低的购买力促使互联网保险平台在用户付费形式上形成“微创新”,比如“月付”等新的付费形式能够减低用户购买门槛,同时减轻用户购买压力,从而促进销售。

最后,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传统保险行业“电话营销”、“销售导向”、“拉人头”、“粗暴推广”的负面印象。“互联网+保险”的模式能够为商业保险注入更多公益、内容、社区、社交维度的标签,从而让用户更能接受。而基于用户画像、使用场景而定制的各种更加个性化的保险服务又能让用户更容易形成购买决策。当然,再加上类似腾讯这样的巨型流量池的加持,互联网保险的未来发展也就很有想象空间。

轻松筹与轻松保

回到2014年,这是微信上线的第三个年头,也是它爆发增长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微信与WeChat正式合并,月活跃用户达到了5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1%。从这个时候开始,微信脱离于单纯的的社交软件范畴,逐渐成为了一个有庞大用户群体的移动生态系统。

基于此,首创了“大病众筹”这一模式的“轻松筹”正式上线。2016年,轻松筹在“大病救助”的基础上,又推出了“轻松互助”的新业务,“用户通过预存10元加入互助,成为互助会员,如有会员生病,则其他会员在互助金中均摊医疗费。即一人患病,众人分摊救助金”。

轻松筹的“大病救助”、“轻松互助”业务发展到现在,已为超过160万个家庭筹集到了超过200亿的资金,这为轻松筹积累了海量高质量的流量与用户群体。曾经一度,“大病救助”也刷爆了我们的朋友圈,各种公益、众筹项目成为大众关心的焦点。

从传播上看,轻松筹的“大病救助”之所以能够如此火爆,离不开微信构建的基于熟人之间强大的社交关系网。“大病救助”不是陌生人之间的救助,而是以亲朋好友间的扩散来形成不断的强信任传播,并以此来筹集资金。这也是“大病救助”区别于传统众筹模式的重要一点。

轻松筹的“大病救助”业务作为纯公益性的项目并无商业目的,也不收取任何手续费,这时就需要轻松筹能够玩转自己的商业模式,通过盈利来实现自身作为商业公司的价值了。怎么做?就是之前所说的,“大病救助”仅仅是轻松筹商业模式的起始环节,它通过这一环节拓客获客,聚集起流量,再为这些人群和流量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后续环节商业服务,于是承担其盈利落地任务的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轻松保”应运而生。

作为轻松筹旗下的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轻松保”是轻松筹“大病救助”业务的补充,目标在于为规模已达6亿的轻松筹用户提供“事前的健康保障方案”。像其他互联网保险平台一样,“轻松保”也和国内多家知名保险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截止目前为止,“轻松保”官方宣称其投保用户已经突破1500万。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