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这种身份,可以使获得它的企业,精准定位客户,梳理客群,并基于此定制差异化的服务与产品推送。

      

为什么有些人在花呗上的额度只有2000,而有的人可以达到20万?为什么相同的酒店,有些人在平台上看到的价格就比其他人要贵?为什么打开携程,同样的五一假期,不同的人收到的推荐线路为何会有如此高的价差?

 

这种在过去可能会被认为是带有歧视意味“看人下菜碟”的行为,现在摇身一变,成为了互联网公司竞相亮剑的“千人千面”体验战场。而实现这一切的,正是基于对于用户日常隐私信息的挖取。

 

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用户粘性

 

“懒人推动了科技进步”这句曾经的戏言放到现在来看简直就是神预言。互联网发展到现在,人们进入到“衣来伸手”(网购)和“饭来张口”(外卖)的生活模式。甚至就连学习,都可以足不出户学贯古今。

 

在基本的吃穿住行问题都被互联网用光速解决的时候,人们更进一步的想法,是希望身边有一个真正懂得自己需求的人,能够辅助甚至是代替自己思考,增加生活的体验感与幸福感。

 

互联网对于需求的敏锐嗅觉让企业们迅速抓住了用户的痛点。

 

2012年8月,今日头条发布自己的第一个版本。当时谁都没有想到,一家不起眼的资讯App,会在日后成为互联网举足轻重的存在。

 

而“你关注的,就是头条”这一口号,也引起了所有人精神世界的共鸣。在头条后台信息获取之后的独特算法下,一款仿佛专门为“你”一个人定做的app终于

被你亲手培育完成。

 

而头条评论区对于刷头条的评论“刷文一时爽,一直刷文一直爽”也彻底宣告着头条高粘度群体的形成。

 

此后,一夜之间所有的公司都开始注重“算法”。用户的互联网轨迹被层层追踪,并整合分析。在优酷上刚刚看完《甄嬛传》,再跳转到UC,贴吧,知乎,头条时,就会有与甄嬛传有关的信息推送到主页。

 

高度智能的信息识别与检索推送让用户大呼过瘾,而每一次精准投递的背后,都是软件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攫取。

 

“刚给儿子读完童话,当当就给我推送了《小王子》。”某位年轻的母亲与我们分享了她的经历。

 

而只要稍稍询问下周围的同事或亲戚,拥有类似经历的人应该不在少数。

 

“我仿佛被我的手机监控了,它好像知道我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成为了很多人深有感触的共鸣。

 

诚然,软件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了了用户的操作步骤,变得更加“懂事儿”,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软件使用者的用户粘性。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科技  信息  隐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