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巨头与平台巨头都在从各自的优势切入到这局比赛。

1)硬件巨头抢占技术高地,一个有趣的事情是在PC时代NVIDIA做的是显卡,intel做的是CPU,本来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却在人工智能的战场上兵戎相见,去年NVIDIA直接宣布自己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并已经帮助了谷歌、百度、脸书、特斯拉等公司实现了深度学习的集群服务器建设,GPU才是人工智能未来,而intel今年匆忙成立人工智能部门则算是对NVIDIA的迅速回应。

对于像NVIDIA、intel硬件巨头来说,其需要适配的已经不再是单一简单的电脑,而是各种涉及人工智能的集群运算,以及深入到各个其他硬件产品中,成为其基础设施。

加大硬件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因特尔、英伟达为例,从底层硬件基础设施切入,以希望结成新的联盟。

2)平台巨头作出更大战略架构调整,对于平台巨头来说,他们的人工智能战场则是利用自身优势切入到更多的场景之中。

例如亚马逊推出的echo就较为成功可以抢占用户客厅,并且基于电商优势让用户可以更方便的购物,尽管苹果的Siri也能够与用户对话,却缺乏电商能力,但同时Siri也有echo所无法完成的独家功能,因此各家都有可能拿到一部分市场,也有可能被吞并,变数颇多,这也是平台巨头们所焦虑的未来。

所以相对于硬件公司,平台巨头的竞争也更为激烈,需要在人工智能上的战略作出更大的调整,目前来看谷歌与百度的调整幅度最大,二者也极为相似。

谷歌将所有研发领域的项目与传统现金流业务进行剥离,成立Alphabet子公司来聚焦未来领域。而百度在架构上也与谷歌类似,其将传统搜索业务剥离由向海龙守城,而其余一切聚焦于未来前沿包括无人车、度秘事业部,智能家居事业部等等并由陆奇统帅,重兵挺进人工智能。

抢占成为最大AI开放平台,成为底层基础设施

早期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兴盛,原因在于有着php、mysql这样免费的开源软件可以供所有人使用,而这也直接促进了整个互联网的发展,直到今天PHP也依然是很多公司的开发语言。

但是今天就不一样了,人工智能时代,即使大公司给个人开发者开放了各种人工智能的框架源码,其也无法有效使用,运行这些代码需要集群运算处理的能力,因此未来,小到个人开发者,大到公司都需要与人工智能平台进行合作,调用他们的人工智能能力,让他们的技术为自身所用。

谁的技术被最多的人使用,谁的开放平台最大,谁就能够接入更多的开发者,进而掌握人工智能的话语权。

所以我们看到巨头们都在两手抓,一手做AI代码开源,一手做AI开放平台。

代码开源方面,Facebook最知名的开源项目为一个人工智能硬件项目"Big Sur"、谷歌最大开源的项目是"Android"这里不一一例举。目前国内在人工智能开源上做的并不多,百度于2016年百度世界大会上开源的PaddlePaddle深度学习平台,为学生、创业者和各界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低门槛开发平台。

开放平台方面,国外在这方面做得比较迟缓,目前只有微软和谷歌做了语音开放平台,而谷歌在2015年做了图像识别开放平台。也直到去年12月,拥有海量AWS用户的亚马逊才姗姗来迟,开放了语音识别以及人脸识别的能力。

相较而言,百度的开放最为彻底——语音技术、图像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用户画像、机器学习、AR增强现实等等均对开发者开放。

结语:

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公司将AI视为发展重点,并抽取大量公司资源来应对下一场人工智能之战,一切并非空穴来风。用户的人机交互场景在升级,旧的联盟在解体,新的联盟在形成,既是危机也是机会,不得不殊死一搏。

作者微信公众号:"首席发言者"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架构  调整  战略  企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