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动不怕丢”,这到底是个真假命题?

文/王吉伟

今年乌镇的互联网大会上,除了以往的品牌商一如既往的热投广告,还多了一个新的入局者-小牛电动。不只是在互联网大会,小牛电动的广告还出现在了《新京报》上,其投放的主题正是前几天其在微博上热炒的话题#小牛电动不怕丢#。这个小牛确实有些牛,整车才开售了不到半年,就敢上互联网大会的广告,更敢自吹不怕丢。试问,有哪款电动车敢吹嘘自己不怕丢吗?

在看过小牛电动这一系列的广告之后,陡然在大脑里多了几个问号,是谁让其有这么大勇气敢打这么狂妄的推广主题呢?凭什么其他电动车不打这个旗号而小牛电动就敢打呢?底气又在哪里?要知道,在这个拥有2亿用户的电动车行业,还没有哪一家敢打这样的旗号。仅仅是为了在宣传推广上搏出位吗?就产品而言,加上一个GPS模块就能防丢?这简直是在蔑视现实中的产品逻辑与用户使用场景。那么,到底为什么小牛电动会这么做?

小牛电动首推“小牛电动不怕丢” 搞噱头引眼球赚吆喝

可能很多人会问,小牛电动斥巨资做这样的广告投放,到底图个啥?才销售出了不到五万台,利润就已经够投放巨额广告的了?那么,之前说的“成本已降到最低,几乎不赚钱”的话都是虚谈吗?作为一个集生产制造及设计销售于一体的公司,按道理说应该会精打细算控制成本,尤其是初创的公司。但是小牛电动的这个做法着实让人感觉自大,先不讨论有没有钱,有钱就能这么玩吗?或者,其逻辑可能在于“反正烧的是投资人的钱,不投白不投”,但是投资人的钱就不是钱了嘛?这样玩,后面还能继续忽悠投资人的钱进来吗?

当然,做产品都不能缺少营销,但大部分初创企业都是本着“少花钱多做事”的逻辑来做推广的。小牛电动在互联网大会、新京报以及微博热门上搞营销,无非想证明几点:第一,我有足够的实力上互联网大会,其他品牌能上吗?第二,让一众国家领导人和BAT等大公司看看我小牛电动的风采,花多少钱都值,因为公关就是给“家长”看到;第三,先别管我的销量多少,我是行业内第一个敢打“不怕丢”口号的,我也赔的起,你们能吗?很有一种不服来战的味道,至于业内的其他大佬怎么看,就是另一回事了。

小牛电动做这一轮推广,除了搞噱头吸引眼球赚点吆喝,还能得到更多的价值吗?反正我没看到。另外,这一系列的推广都透露着一种互联网公司的飘忽感,敢不敢再大气一点呢?要知道,各大电动车公司只会找个一二线明星骑着电动车在电视广告中露个脸而已,小牛电动这样来搞营销,的确是足够“互联网”。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智能硬件  创业  互联网  网络营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