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移动支付的翼支付,未来仍存四大机会?

我国正从一个传统的现金社会转向移动支付主导的无现金社会,纵观这两年我国移动支付行业现状,2016年我国非现金支付合计达到1251万亿元,同比增长32.6%;2017年这一规模达到了1362.14万亿元,同比增长了8.9%,其中电子支付在非现金支付中的占比达到了68%。

移动支付时代已到来,应运而生的支付软件拥有着无穷的潜力。2017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的市场份额调查显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者占领了移动支付市场90%以上的份额,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支付平台中的第一梯队,包括翼支付在内的其他支付平台则组成了第二梯队共同瓜分剩余的市场份额。

悬殊的差距造成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让处于第二梯队的企业都有一种生不逢时的感觉。论存在时间翼支付晚于支付宝,早于微信支付,但还是错过了抢占市场的最佳时机,并没有成为一方巨擘。

翼支付曾经也被人们寄予厚望,认为其有望超越支付宝成为市场上主流支付软件,但与成立时间更晚的微信支付相比,两者最后的发展大相径庭,是战略滞后还是产品问题,翼支付究竟差了哪里?

双寡头格局形成,翼支付痛失机遇

数据显示,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在2012年只有五万亿元,2013年的时候变成9万亿元,同比增长了80%,随后2014年移动支付规模开始攀爬到了23万亿元,同比增长150%,到了2015年真正的实现了井喷式增长,交易规模达到了10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近四倍。

翼支付于2011年诞生,从时间线上看诞生在在移动支付开始爆发式增长之前,可以判断翼支付早已开始着手对市场进行布局,但是就现在来看效果并不如人意。2017年行业年度报告显示,目前翼支付所占领的市场份额仅有0.5%,而诞生时间比翼支付晚了一年的微信支付却像一只黑马,在短短几年间便迅速地占领了近40%的移动支付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差距就如同萤火与皓月一般,造成如此差距的主要原因还是翼支付本身的问题。

首先,翼支付在刚出现时主攻的消费场景是运营商商城,但消费者对于运营商商城的使用频率并不高,一般只有在充值话费或是办理特定业务等情况之下才使用翼支付进行付款,单一的消费场景导致翼支付不能像支付宝或者是微信一样成为消费者手机中不可或缺的支付工具。

反观支付宝,早些年靠着电子商务起家,通过淘宝进行推广;2008年开始在公共事业缴费上进行业务对接;近几年又通过二维码迅速占领了C端市场,这一系列操作都使得人们对于支付宝的依赖性慢慢增加,从而拉开了与翼支付等第二梯队的差距。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机会  未来  移动支付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