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未露面的吴晨光,终于拿出来他的新作《定义内容生态》。
这位历经南周(纸媒)、搜狐(网媒)、一点资讯(移动新媒体)三个时期标杆媒体重要岗位的资深媒体人,继《超越门户》和《自媒体之道》之后,新作《定义内容生态》一经在“一点晨光”公号发表,自然引发了各方的关注。
然而稍显遗憾的是,正如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一般,明明是百万文学巨著的架构,受限于各种原因压缩成了2万多字的中篇小说。同样对于《定义内容生态》来说,从立意和架构上来看,也应该是一部内容或者案例更丰富的长篇巨作。
这篇万字长文《定义内容生态》,我反复研读收获颇多,也推荐给各位内容行业的从业者认真参阅。文章虽然相比其架构来说不长,且受限篇幅缺少了案例佐证其逻辑,但仍然触及到了内容生态本质且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理论,尤其是从“源、流、形、调”四个要素来解读一个终极问题“到底什么是内容”,给了我很多新的思考。
我相较吴晨光老师的从业时间并不短很多(如果早期做的自媒体也算“从业”的话),但从业经历却完全相反。
吴晨光经历了不同时期的不同代表性媒体,自然有系统性的行业认知。我的媒体经历主要就是十几年无间断的自媒体创作历程,同时2011--2015年在速途工作期间,培育了或者说发掘了大约1300名自媒体人(这其中很多人今天已经成长为行业一线自媒体代表),做过这个行业的推动者和见证者。所以,我的认知更“自我”一些。
这次就透过这篇《定义内容生态》,以我的实践和思考为出发点,和大家再来探讨内容生态的几个核心问题。
读者、编辑、机器 谁来驱动和主导内容分发?
内容分发甚至AI内容分发都不是一个新概念,那么谁来主导内容分发呢?目前行业主要的模式是编辑主导或者机器主导,但事实上还有第三种,就是用户(读者)主导。
早在2011年,我加盟速途网,负责速途专栏工作的时候,我们就推出了一种全新的内容分发机制:让读者来决定一篇文章出现在页面哪个位置!
当时速途专栏的所有位置(包括头条),都可以让读者通过对文章打分来“投票”选举出来。借助这种模式,速途专栏页面得以在一天内实现多次更新,节约了我这个主编的时间,且呈现的内容真正是受读者欢迎,而不是被我个人认可的。
至于编辑推荐,则是传统媒体甚至包括PC时期的网络媒体,最主要的内容分发模式。吴晨光回忆,上世纪媒体行业最让人羡慕的岗位就是编辑。编辑对稿件有着生杀予夺的大权。在“一纸风行二十年”的《南方周末》,也执行着“记而优则编”的规则——编辑是中心,记者和稿件由其调度。
文章TAG:内容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