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不行、新零售也玩不转,宜家中国怎么了?

1998年,瑞典家居零售巨头宜家中国上海徐汇区开了第一家商场,从此展开了在华20几年的发展。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8月31日,宜家在亚洲有43家商场,其中在中国布局了26家,过半的布局比重足以见得中国市场对宜家的重要性,也意味着中国市场对宜家有着足够的诱惑力。

而最具宜家特色的,是它本身的场景营销。宜家的场景营销倍受同行艳羡,其从厨房、浴室、客厅到卧室,从大家具到小家具,细节上的场景布局也赢得不少消费者的夸赞。因此,线下成了宜家的主战场。

有意思的是,这家线下巨头近来在电商领域的动静不小,2月14日,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显示,宜家正在计划推出一个在线销售平台,不仅会卖自己的产品,还为其他产品提供线上销售渠道。初步计划是在亚马逊和阿里巴巴这些电商平台上进行试运营,做首次销售测试。

这么说,宜家在中国市场是做足了准备要全面进军电商领域了?但有一点要清楚,电商上半场的角逐已经结束,宜家现在才张势布局,是不是晚了点儿?

宜家布局电商:试水未果,态度也不积极

如今的互联网与国民的生活已经分不开,在互联网的加持下,中国的贸易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几十年的发展催熟了电商。

公开资料显示,宜家在2012年就已经在欧洲一些国家开展了电商业务。2016年电商业务就扩展了全球28个市场、14个地区,当年9月宜家在中国市场也尝试着运行电商业务,试验地在上海。同年在温州也开设了中国首个“订货中心”,位于市中心的位置,不少人认为这是宜家中国加大电商布局的表现。

宜家大规模地发展电商在渗透率方面还是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是整体上看收效甚微。2016年的财报显示,宜家当年在线电商业务增长率超过了30%,但不到总收入的4%,所以,宜家今后发展线上电商还有巨大的空间。

紧接着2017年,宜家中国在上海推出了电商APP,但是消费者只能在线浏览而不能进行购买,甚至还得依靠“国内代购”来满足宜家线下门店缺失的消费需求。这样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消费者对宜家中国不积极跟进电商的态度产生不满。毕竟在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下,还是有不少消费者希望宜家中国能跟上电商时代的步伐,完善线上的购物体验。

但,结果不算太如意,尽管宜家中国早已经有了进军电商的意思,但这条路走起来并不容易,且后面宜家似乎没有积极落地电商的意思。这样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制约了宜家在中国的发展,消费者理念跟不上,消费者自然就会流失。换句话说,宜家在中国开展电商业务的动作显得过于谨慎了。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中国  宜家  零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