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点评接受了腾讯20%的投资入股,显然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商业归属。说到大众点评,我总会想起另一个“慢公司”:豆瓣,杨勃花1个月时间开发的社区。
它已经成为一个兴趣社交王国。截止2013年底,豆瓣拥有7900万注册用户,2亿月独立UV,2.3亿日PV。用户每天通过网站和App们使用电影丶图书丶同城丶小组丶FM等10多项服务。不过,它仍旧没有盈利,至于IPO或者收购,似乎杨勃还没想过这个问题。
十年豆瓣,长得太慢
在用户数和产品线增长的同时,豆瓣团队并未随之大幅扩张。据豆瓣同学介绍,公司现有380多名员工,算中型互联网公司。但从用户规模来看,豆瓣又是大型互联网公司。网站规模增长的同时员工规模却能控制住,因为豆瓣是中国最典型的“慢公司”。所谓“慢公司”,百度百科解释如下:
慢公司是指相对于现在互联网社会的追求发展速度的快公司而言的,慢公司有自己的特立独行的特点,兢兢业业做自己的分内事,在风起云涌的互联网界显得不愠不火但也发展得有滋有味。这就是慢公司,如豆瓣丶大众点评等。
“大众点评”已在这两年一改往日作风,加快扩张步伐。2010年团购火热时大众点评推出团购平台,市场份额仅次于美团。推出团购后的一年时间员工数从300人增加到1600人,现在干脆趁热打铁,投入了巨头怀抱。张涛想通了。
豆瓣却依然特立独行,并没有太大改变。在商业化和资本运作上豆瓣还在打盹儿。
2012年豆瓣营收8000万,接近盈利。接近豆瓣的朋友告诉我,2013年豆瓣广告营收过亿,阅读丶电影票丶FM的收入不详。至于是否盈利,那位朋友说“肯定没有盈利”。
好的财务报表,是IPO的前提。在03年-05年间那一波创业潮中起来的公司,YY丶去哪儿丶汽车之家丶3G门户丶京东已先后走向上市之路,UC丶9158则有可能在2014年启程。看着这些小伙伴们,豆瓣还能淡定吗?
十年孤独,个性鲜明
豆瓣是少见的非C2C(Copy 2 China)的互联网产品。在国外,也没有成气候的豆瓣的山寨产品出现。这或许就注定了豆瓣要走一条不同寻常的路,没有前辈丶同行和竞争对手可为之提供借鉴。缺乏外部因素的干扰,豆瓣自顾自地成长。
定位简单,面向中国的兴趣社交网络;
气质独特,小清新风格多年不变;
用户忠实,年轻人是未来的中流砥柱,豆瓣牢牢抓住了那部分热衷于享受和分享生活的人,他们有消费力。用户在豆瓣留下大量的数据,形成了兴趣社交圈子,需要发现好东西,需要寻找同好,离不开豆瓣。
文章TAG:豆瓣 大众点评 慢公司 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