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敏:赞同,便宜总是有个底线的,谁也不可能长时间低于成本价销售。如何让用户对价格不那么敏感,需要加载更多的服务,当然质量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点。像京东、当当、卓越之战,除了价格外,是否还能有点别的?其实我不在乎一本书是否贵了1快或者5毛...
@NAWO小A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早几天和一位给淘宝大卖家做包的老板聊天,该品牌对成本的压榨程度,令我咋舌...这就是电商的核心要素吗?
@亚瑟鱼 :产品、价格、服务永恒的主题
@黄亮新:每个B2C似乎都在追求差异化,结果是相互之间越来越雷同,竞争越来越激烈,形成对价格战的依赖,只能比比谁力量大。追求差异化,不是追求价格的差异化,甚至不是产品、功能和营销为出发点的差异化,而是首先定义差异化的目标客户群及他们的独特需求。
@欢乐的三金: “创业家”和“企业家”是有着不同概念的。商家“老板”的需求不同,决定了商家发展方向的不同。
@黎以明:这个事情,都想做。对应成本控制的无非就是品牌溢价,但现在国内没这个基础,电子商务也是商务,国内传统市场啥时候在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品牌创意领域出些牛x研究成果,啥时候出些牛x创意公司来转化这些成果,啥时候出些因为转化牛x成果而成就的牛x品牌,那时候也许可以谈这些了。无本之木,无甚意义
@陈宁华:说到底 你要具有独特的产品, 有点文化的产品,同时需要不断地创新
@謿戈:做了这么久的淘宝,我认为淘宝的发展跟社会的发展是一样的,从原始时代到社会主义时代,价格战应该是封建时代的产物,社会主义或者资本主义将来来代替它那是必须的,像我们这样打价格战的卖家在不久的将来是会死掉的!所以我们想在淘宝上生存不得不转型做品牌!或成?或败?很难说!
@最近的Z粉 :绝大多数电商都仅仅是价值链中的最后一环而已,而不是全部。把自己当全部,就会产生这个问题。用有的行业会容易理解些。比如图书。现在很多电商就相当于图书批发零售商,而不是作者出版社。
PS:京东、当当、卓越之间的价格战,无非成了业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由老邢微博引发的思考:电商之间,除了价格战还能做点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无数电商深思熟虑的问题,也来说说你的想法吧!欢迎畅所欲言!
文章TAG:行业分析 SNS B2C 价格战 电商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