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过去没多久,就再迎‘双十二’,眼瞅着元旦又要来了,消费需求根本就没这么快,怎么样也得消化一下。。”经常网购的长春市民王女士告诉中国吉林网记者,一年中电商促销一个挨着一个,基本就是常态化,再加上直播带货兴起,“双十二”吸引力有限,无味且厌倦。最重要是价格优惠已经不是唯一参考,品质成为重要考量因素。
事实上,同样感到“鸡肋”,还有那些参与其中的商家。
“加入‘双十二’促销,可不是白参加的。尽管时间不长,但是备货、商品竞价展示一个都不能少,更为重要的是参加也不一定赚得盆满钵满。”一位在国内电商平台上经营店铺的吉林商家告诉中国吉林网记者,平台咋玩儿都有账算,商家就不一定了,如果销量不佳,到头来就是空欢喜一场,赔本赚吆喝案例太多了。
上车容易下车难
“双十二”节点有些尴尬。
在社交媒体上,关于它的吐槽不少。如参与度低、时间不好、成交量不高等等。
中国吉林网记者梳理发现,近年主流电商对“双十二”交易额,除个别电商在个别年份披露外,大多数电商平台多为沉默不语。业内分析认为,或因为数据不好看,索性不公布。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各大电商依旧卖力吆喝?
首先,仍有市场可期。
据商务部披露数据,前三季度全国网络零售额超过8万亿元,同比增长9.7%,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6.6万亿元,同比增长15.3%。同时,在线消费新热点不断涌现。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等娱乐和消费相结合的新模式受到消费者喜爱。
其次,谁也不愿意掉队。
“这么多年来,这个话题一直争议不断,‘双十二’就是一个比较鸡肋的节点,无论商家参与度,还是市场规模都较小。”丁道师告诉中国吉林网记者,电商每年的业绩,需要靠节点贡献。“双十二”怎么说都是一个,毕竟还是能贡献些的。再看电商跟风“双十二”,各电商平台平时就角力,谁也不敢怠慢,久而久之大有“上车容易下车难”的意味。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栾喜良 文/摄
文章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