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纸媒为鉴,新媒体也有被机器人颠覆的那一天?

前几天,一则机器人将导致银行数万人员失业的消息引发了整个行业的恐慌。对于媒体行业同样如此,未来的机器人可能也将会产生冲击。

在美国,美联社的“机器人记者”写稿已经长达近2年的时间了。除此之外,美国《洛杉矶时报》、雅虎、体育机构NFL等媒体都在开始尝试用机器人撰写一些简单的新闻。去年,腾讯财经也开发了一款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它能够根据算法在第一时间自动生成稿件,瞬时输出分析和研判,一分钟内将重要资讯和解读送达用户。机器人写稿对于三类媒体将会产生冲击:

一类是以及时性消息报道为主的媒体,很多媒体都擅长挑选每天发生的大事,然后迅速将这些消息推送给用户,希望可以引得用户的关注下,显然机器人更快速;第二类则是数据化的报道,对于任何一个正常的人来说,在大量的数据报道面前很难做到不出丝毫差错,但是机器人却可以尽量避免这种错误的发生,因此在这方面的报道机器人写稿会更有优势;第三类则是简单的论述报道,这类报道只是将整个事件阐述清楚就行,并不需要进行太深入的分析。

因此,在未来,机器人写稿对于消息稿类记者等都将会造成巨大的冲击,但是机器人写稿对于调查报道、深度分析报道等却又难以做到,这给记者们留下了一条生存之路。

变数二: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今天的媒体表现形式已经远远不局限于文字,而是扩散到了图片、音频、短视频、视频、直播等多个不同的表达形式,那么在各种新形式的影响下,媒体的载体也将不断发生变化。过去,我们看京华时报,可能仅仅只是局限于在报纸上看文字新闻。但是今天,从微信、微博到新闻客户端、视频、直播等平台上,传统媒体要想做出更大的影响力,可能需要更长、更宽范围的全媒体覆盖。

但是这对于传统媒体们是一项巨大挑战,过去他们已经习惯了文字报道的表现形式,让他们做新的尝试和改变可能会非常难,然这却又是没有办法,如果不去做改变、做尝试,最后留给他们的只能是死亡。

既然单一化的载体已经很难全面体现一家媒体的影响力,那么我们就需要从单一化的平台扩散大全平台化,但是又不完全依赖于任何一家载体。比如当前很多新媒体都依附在微信公众号上,但是如果有一天微信死了呢,你怎么办?

变数三:虚拟现实带来的感观冲击

2015年11月,美国《纽约时报》推出了一款叫做“NYT VR”的APP,并给读者提供了一些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新闻影像,同时为了推广,《纽约时报》还与谷歌达成合作,国内多有订阅《纽约时报》纸质版的用户都会获赠一个简易的谷歌VR眼镜,能够让读者亲身感受到报纸内容中的情境。

那么也就是说,一旦这种VR的阅读体验成为一种流行方式,媒体报道的内容表现形式又将会发生改变。内容报道将会变得越来越简单,只需要配上简单的人物、文字对话、场景描述等,剩下的都可以交给读者去切身体验。

尽管当前的这种VR技术发展还不是特别成熟,但是未来的事情谁又能够说得清楚,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忽视这种变数存在的可能。

变数四:信息的碎片化

今天的时代,每天在微信、微博都要产生数以亿计的信息,如此庞大的信息量也导致了整个媒体业的碎片化。任何一家媒体很难凭借着几十人乃至几百人的团队把所有的信息都进行追踪报道,那么媒体的方向也将会发生改变。

一个是垂直细分化,垂直细分化的报道往往更容易赢得这个市场用户的认可,用户的忠诚度也相对更高;

第二个就是专业化,专业化的报道更容易吸引高质量的读者,也能产生更大的媒体价值;

第三个就是个性化,基于个性、独特的报道更能建立自己的差异化优势,不轻易被他人所取代。

由此看来,今天纸媒的没落既对传统媒体带来了危机感,必须要在新时代中不断改变自我。但同时它也给今天的新媒体敲响了警钟,在未来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一切都在发生变化,记者也将有可能被机器人所取代……


文章TAG:颠覆  机器人  媒体  新媒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