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Hiroshi Ishiguro实验室/日本国际电气通信基础技术研究所(ATR)
一直以来,机械臂都被看作是意念上的单一任务设备,主要适用于残疾人士,而此项研究则将机械臂的应用对象设定为健全人,表明脑机交互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健全人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得到了提升。
然而,与助力残疾人的喜闻乐见不同,让健全人拥有“第三只手”,并没有我们想象得这么方便。
如何区别“动机”和“想法”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现象,一个人站在高处往下俯瞰时,往往会产生往下跳的冲动,心理学家们称之为“高处现象”(HPP)。经科学家实验证明,HPP普遍存在于人群中,即便终生从来没有过自杀意念的人群也普遍体验过HPP现象。
换言之,我们的脑海中总会产生诸如“往下跳”这样的危险念头。人的意识总是难以捉摸,如果一个健康人在使用机械臂时,脑海中闪过“我想用机械臂推自己一下”,机械臂会不会真得动手呢?
通过意识去控制机械臂,是建立了一个额外的信息通道,在这个通道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是,系统要如何区别人的“动机”和“想法”——“想法”是一种心理倾向,却不一定要去达成,“动机”则是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是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
但不管是“动机”还是“想法”都会释放出一种脑电信号,脑电信号和其它生理信号一样,是一种非平稳随机信号,这些信号都会影响机械臂的感知和识别。
目前,不管是机械臂还是脑机接口,都无法真正地做到读取人脑的思维,但面对“动机”还是“想法”的难题,科学家们也不是毫无办法,一些研究项目还是给出了一个答案——让用户自我认知。
有研究表明,在大脑头皮额中央区可以记录到一个与错误反应特定相关的负走向波形,称为错误相关负电位(Error Related Negativity,ERN),当机械臂在多任务期间感知错误,使用者主观意识到了错误的交互行为,系统就会自动读取错误点位,继而采取措施。
当然,这样的做法颇有点“迷途知返”的意思,设想一下这个情景——使用者心血来潮想给别人一巴掌,不一会儿,使用者又突然醒悟,深觉此举不妥,系统连忙收回那只已经举起来的机械臂……
如何保证注意力的自洽性
文章TAG:应用 行为 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