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一直有个误区,认为建国以来人口增长最多的十年是八十年代,最少的是九十年代。其实都错了。从1980到1989年,中国累计新增人口为2亿2千万,而从1990到1999年,累计新增人口约为2亿1千万,这十年只比上个十年少了1千万人口。出生最少的是2000到2009年,累计新增人口只有1亿6千万。

从1964到1974年一共增加了多少人口呢?2亿8千万。如果把这十年新增的2.8亿人口看成分母,分子都有谁呢?马云(1964年)、李国庆(1964年)、张朝阳(1964年)、沈南鹏(1967年)、李彦宏(1968年)、梁建章(1969年)、雷军(1969年)、周鸿祎(1970年)、马化腾(1971年)、丁磊(1971年)、陈天桥(1973年)、刘强东(1974年)……

显然,这些创办过百亿甚至千亿市值公司的互联网大佬,都是出生在1964至1974年之间。换句话说,最近20年中国财富新贵主要来自这个时间段出生的一代人。可以说,这一代人赶上了中国互联网最早、最大的红利期,直到今天,他们既是财富的拥有者,也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但不止于此。以中国人平均结婚年龄为26岁计算,1964年出生的,到了1990年正好开始结婚生子,即使是1973年出生,正常的话也可能会有一个90后的孩子。刘强东同志要是一毕业就回乡务农,本来可以有个90后的孩子,现在却有了90后的老婆,所以他的情况是个例外。

建国以来,最能赚钱的一代人生了最能花钱的一代人,这就是60后与90后的关系。

从马云到刘强东的「黄金一代」,可能是中国过去40年社会红利的最大受益者:上小学时那场历时十年的运动已经接近尾声了;在中国最好的80年代赶上了公费上大学的时代;90年代要么毕业包分配,要么出国留学,依然能够在体制内福利的帮助下娶妻生子;随后又赶上了互联网时代的开启以及中国的入世,在最干净的年代拿下人生第一桶金,不需要带着原罪去富养子女……

90后一出生就是时代的宠儿:上中学时成为PC互联网的原住民,上大学时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中国每一次技术大变革的终端赢家,其实都是他们。不愁吃、不愁穿、不愁花,唯一愁的是有没有更好玩的东西。这时你跟他们讲物美价廉是没用的,他们想要的是专属、是趣味、是情感依赖,而这些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金字塔的需求,90后出生就在半山腰。

有人说80后才能花钱,因为这些年中国的房价基本都是70后、80后推起来的,因为他们是需求主体。但根本不同在于,90后是消费过去(父辈的积累),70后、80后不仅在消费过去,更是在透支未来。

70末、80初这一代应该是中国最苦逼的一代:上大学赶上了自费,找工作时国家已经取消分配,结婚时房价涨起来了,创业时巨头林立……总之一句话,时代的红利与这一代人无关。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一代人苦逼,其实是承袭了他们父辈的遭遇。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格局  中国  中国互联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