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二,前置仓的争夺会不会提高物业成本?
前置仓之所以流行开来,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前置仓的前期投入较开门店要低很多,特别是一二线城市。其仓的投入为刚性成本一次投入,随着规模的增加可以摊薄。
但是,现在开前置仓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人口密集的小区,可满足前置仓条件的铺位也终究是有限的。这种争夺会不会导致前置仓自己的成本也水涨船高?最终失去了低成本这一最大的比较优势?
问题三,前置仓如何面临超市到家的竞争?
前置仓的竞争对手是谁,一般认为是社区生鲜店以及便利店。这个模式的初衷,本质上也是对社区业态的降维打击,社区店的问题在于面积小、商品有限。前置仓模式恰恰可以利用庞大的商品库来进行调配,扩充可卖商品的数量,发挥长尾效应。
但是,前置仓还未发育成熟,一个新对手却出现了,那就是超市与各种外送平台(主要是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的合作,延伸出来的到家服务。这一轮到家服务与第一轮O2O热潮的最大不同,在于市场配套先于需求存在,即成熟的TO C配送平台已经渡过生死线,并且形成了寡头垄断格局。在这种情况下,到家服务的发展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而超市自身的海量商品,使得前置仓模式的长尾效应碰到了真正的对手。
当然,前置仓模式尚未走到终局,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这些入局的玩家又会给城市即时配送江湖带来哪些新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汉朔商业智能
如有侵权,请私信后台,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文章TAG:生鲜 门店 数量 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