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反抗的不是加班,意在维护博弈均衡

996反抗的不是加班,意在维护博弈均衡

“996ICU”项目下,被程序员们揭露的部分公司名单

作为互联网习以为常现象,每年都会发生因加班造成的猝死新闻,在引起社会反思时,并没有人“借题发挥”。

相反的是,996ICU出现的时间前后并没有猝死相关新闻,每个反常的现象背后都有其发生的诱因,从“996ICU”项目下程序员揭露的部分公司名单中能够看到一些端倪,在这个被列入的12个名单里,有四家公司因为996/995工作制被列入,和猝死相关的公司只有一家。真正引起程序员群体对996反抗的原因,是在于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加班进行制度化。

2019年1月下旬,一家名为“杭州有赞科技”的公司,在年会上宣布,今后将实行“996”工作制。2019年3月,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有自称京东员工的网友表示,京东未来将实行“995”工作制,且是“强行规定”。4月4日同样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有认证为搜狗员工的用户发帖称,搜狗开始统计加班时长裁员,因搜狗CEO王小川实名回复“有种赶快滚”的言论引起很大反响。

企业不约而同的将加班制度化、定量化的举动,无疑打破了旧有加班模式中企业与员工存在的博弈均衡。

根据百度百科介绍,博弈均衡是指使博弈各方实现各自认为的最大效用,即实现各方对博弈结果的满意,使各方实际得到的效用和满意程度是不同的。在博弈均衡中,所有参与者都不想改变自己的策略的这样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在旧有加班的“默契”中,每家企业都未在制度层面给加班“合法”化。这使得职员与公司之间形成一种博弈,员工“自愿”付出“额外”的劳动,企业为之明码标价进行相关“补偿”。在天浩的职业经历中,在不同的企业及不同的时间段所获得的“补偿”都有不同的定义,最常见的就是“画饼许诺”,另外将加班折合成加班费、调休、发放奖金也是惯常做法。在这个博弈中,承认“加班”是占用员工时间是基础共识,基于这个共识企业组织与员工个人双方进行动态的相互妥协。

而将加班制度化、定量化,首先会打破加班关系中企业和员工间的均衡博弈。

当加班在制度层面成为一种“合理”现象,随之而来的自然是相关“补偿”的消失。同样,加班时间定量化,会压缩员工对自由时间的所属权。在传统加班模式,非正常工作时间里,员工按时下班并不需要承担过多的心理负担。当加班定量化,被“合理”占用的自由时间的所属权消失,以前正常下班的情况成为“早退”。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博弈  加班  58同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