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上午11时许,该平台办公室内,10多名员工正在维护网页。

该平台负责人王业武自称做茶生意,微转淘金只是公司的一款产品。他把这个平台当做赚钱的“机会”,“要是想挣钱就要进行一些规避。就像保健品,正规平台不可能随意夸大宣传。”

王业武的名片显示为问山问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自称创办了中国茶道网。而此网站地址正是“微转淘金”的通州办公地点。

“微转淘金主要接一些不能在正规平台投放的保健品广告。”王业武介绍,该平台广告主要按三种方式付费,一种是按文章点击量,通过文章将广告转入到产品页面,0.5元每次;二是按阅读量,把产品写在文章里面,加入产品和个人QQ微信号,一次阅读0.35元;还有一种是留电,广告上会让消费者留电话,平台再以每个电话60元卖给商家。

王业武解释,平台上有个系统,广告主和平台方都能看到,阅读者每天留了多少电话都有登记。广告主让对方留电话,也有噱头,“送些小礼品,对方就会主动留下电话、住址,广告主把这些信息收回来,再给对方打电话进行主动营销。”

在微转淘金平台,王业武把保健丰胸美容产品归类到高风险广告,每点击一次,广告主需付0.5元。广告主通过预付费“充值”方式交费。比如某保健品广告一个月的预算是五万元,广告主就先充值五万,然后按文章点击量消耗,等消耗完了再进行充值。

王业武的说法得到了另一转发平台负责人印证。转发平台用大量的注册用户来吸引广告主。每次点击,广告主按0.35元到0.5元付费。

按照王业武给出的数据,如果碰上10万+的阅读文章,一篇鸡汤文的广告费就达3.5元,除去转发平台每点击一次0.01元至0.06元的成本,一篇10万+鸡汤文,转发平台赚3万元左右。

王业武称,微转淘金平台除了减肥、保健品广告,还有风水类的貔貅及高仿手表广告,这些出现在电视购物上的广告,如今都转战到了微信朋友圈。

有转发平台负责人坦言,想赚钱,就要打擦边球,一些类似微转金的平台还涉及到传销,转发文章按照倒金字塔结构逐一分成,越往上层的用户拿到的分成也就越多。

无序的市场与监管空白

大量存在的转发平台以及背后的广告,该由谁来监管?微信团队及工商部门目前也都是以接受举报和提示风险为主,并无有效的监管措施。

一位转发平台的内部人员介绍,转发平台最初的兴起就是面对微信群体,伴随着微信的发展而泛滥。

“去年年底,转发平台业务量达到高峰。伴随此现象,微信方面的封号屏蔽力度也开始加大。很多积累到大量用户的转发平台都开发了APP。或是通过公众号转入第三方链接来规避。”他说。

“朋友圈的干扰越来越多,只能说明这里面有问题。”网络安全人士说,三四线城市及刚使用微信的中老年人喜欢转发一些骇人听闻事件及养生鸡汤等文章,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一点,在文章当中植入虚假广告,以此牟利。

他表示,目前的转发平台,类似互联网时代的个人站长,手法也比较接近,有很多小站,扒其他网站的内容,稍加修改后向外宣传,达到一定流量之后,去换广告。此前一些不正规的保健品、假冒伪劣商品的广告主要投放在一些小网站,如今已将阵地转移至微信朋友圈。

“现在对于这类APP的监管,已不仅仅是漏洞,而是空白。程序本身不违法,但利用程序干违法的事儿,却很难监管。”这位网络安全人士表示。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2016年3月10日,微信公告称,将对“转发赚钱、刷分刷榜类”的诱导行为进行处罚,处罚形式包括删文、限制账号部分能力或封禁账号等。

对此,微信团队回复称,“很多转发平台所进入的均是外部链接,微信有相应的管理规范,主要的措施还是依据用户举报。”

而对于存在的虚假违规广告,微信团队表示,对于此类恶意广告在微信中的出现,微信也是受害者。

据一名工商系统人士介绍,针对朋友圈的广告监管确实为空白。目前,工商能做的也就是提示风险。该人士解释,微信等网络交易行为隐蔽,不能提供发票等相关证据,一旦出现投诉,兜售产品的一方可以随时消失,让监管部门无法找到当事人。“如同微商一样,说到底是没有资质的,也不好监管,像两人之间的私下交易。”

该人士建议,对于微商可通过消费者举报和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重点从商品及服务提供者是否具备相关资质,是否发布虚假宣传信息,是否涉嫌传销等方面开展日常监管。(新京报)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广告  广告费  朋友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