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鸡汤文10万+阅读可赚3万广告费

令人想不到的是,微信好友们转发的这些文章,是在为别人赚钱,鸡汤文背后暗藏着获利丰厚的“转发”产业链。

近日,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鸡汤文大多由专门的微信公号或者APP等转发平台进行分发,注册人员再通过转发此类附带广告的文章来获取分成,每转发或点击一次1到6分钱;一篇10万+文章,转发平台可获得3万元左右的灰色收入。

鸡汤文除了制造垃圾信息,内置的广告还会给网友带来误导,甚至就是一骗局。

网络安全专家指出,朋友圈鸡汤文逐渐取代电视购物,成为劣质保健品、假冒伪劣药品、减肥丰胸类产品的营销渠道。由于缺乏监管,虚假夸大广告效果,其产品质量甚至会更差。

鸡汤文刷屏背后暗藏虚假广告

27岁的东北女孩宋瑜(化名),备受家人转发的养生帖、鸡汤文困扰。在她父亲的朋友圈里,整日被“人生要交的四位朋友”、“枸杞搭一物,胜吃唐僧肉”等文章刷屏。

去年6月,宋瑜的父亲申请了微信号,之后每天都会给她转发大量的养生和心灵鸡汤文章,最多一天二三十条。

有时早上不到六点钟,手机叮叮的提示音就将宋瑜吵醒,她一看是父亲发来的一条《早晨吃鸡蛋的惊人好处,你知道吗?》”

还没到单位,父亲又来一条《郁闷的时候看看这头驴,改变你的心态!》”

经常会开到一半,宋瑜的手机就响起一连串的“叮叮叮”,她说,不用看,一定又是她老爸转发的养生鸡汤文。

“他不仅单独发给我,还每天发朋友圈,觉得有用的他就转。”宋瑜说。

但宋瑜想不到的是,父亲的热心肠转发可能是在替别人“挣钱”,更有可能会害人。

2015年3月,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的老刘在网上花1760元,买了一种“血钻野燕麦”的男性保健品。服用之后,老刘接到骚扰电话。不断有“总监”、“院长”等人物,以治病为借口让老刘买各种乱七八糟的药物;而后出现的“消保委人员”、“财务人员”、“经理”等角色,则说前面“出场”的人有问题,称给老刘补偿,但要其交税。

就这样,短短几个月时间,老刘汇了14笔款,共计54万多元。然而,吃了这么久,一点效果都没有,最终老刘报警。警方经过两个多月调查,在广西南宁一举捣毁这个诈骗团伙,共抓获17人。据悉,为了骗老刘,诈骗团伙先后出动了8人。

“血钻野燕麦”的骗局还在继续,而他们可能正隐藏在鸡汤文当中。4月18日,新京报记者在两家不同转发平台的文章下方广告链接中,找到两个宣称免费领取的商品。

 1/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广告  广告费  朋友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