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的大疆无人机,想成为巨头依旧困难重重

一个企业走出国门,素来是被推崇为弘扬国威的大事,而这种爱国情怀夹杂在用户的消费理念中,更容易形成对该企业或者产品的良好信誉,因而他们多数都乐见其成,又或推波助澜。其实,这和明星人设定位的道理一致,看似无形,却总能俘获一部分粉丝的追捧,不过同样地,也会面临人设崩塌的风险。

比如近日因闪存门和疏油层事件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华为,虽然原本是产品纠纷的问题,可无论是华为拒不道歉的态度还是产品配置的选择,都违背了消费者对一个蕴含国家自豪情感的民族品牌的期待,所以这件事才会在舆论焦点下被放大。

对于同样被誉为国产骄傲的大疆来讲,或许这也算是个警示,但是大疆未来遭遇的不确定性风险,显然不单单是产品性能和情怀的冲突,而将会是整个消费级无人机行业的限制,尤其是目前已经面临增长天花板的现状,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光环下的大疆了。

市场份额不能代表技术优势,大疆离成为巨头尚远

大疆从2012年开启消费级无人机的时代之后,仅过4年就已经占据全球绝对领先地位,这点放置任何一个公司之上都是令人惊叹的发展速度和很难实现的成就。不过大疆之所以被推崇为民族品牌,主要还是在于两点:

其一,无人机的科技属性极其符合国人对技术强国的期盼,尤其是飞控系统、云台、计算机视觉技术等专业名词,更使得消费级无人机急速高端化,而大疆自然而热就被认为是我国技术增强的一大例证。

其二,大疆的市场地位确实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接近70%的市场份额意味着,国外品牌彻底被击败,难有翻身之地,而大疆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这个称号足以成为炫耀的资本。

表面上看,这种逻辑有理有据,大疆也确实是国内少有的、能在某个科技消费品行业稳固市场地位的企业之一,可是过度的情感崇拜越发表现得缺少理智,而国内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不成熟也加剧了对大疆的盲目自信。现在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就像华为曾表示只可批评不可捧杀,对大疆来说也是一样。

针对消费级无人机的技术含量和大疆真正的技术实力,首先要明白一点,大疆的强大或许并不意味着,它已经摘掉了我国工业制造中产品组装的帽子,因为从大疆开始制造第一架无人机开始,消费级无人机的技术门槛其实就已经在下降,这得益于上游的基础硬件和软件系统被其他厂商逐渐解决。比如德国MK、美国APM、PX4、MWC等公司带头对自己的无人机飞控系统进行了开源,而这些开源飞控平台的出现基本上解决了无人机最核心的技术问题,大疆则是在平台之上进行了二次开发,形成了自己差异化的产品性能。

 1/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巨头  无人机  能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