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十年,然而真正的赢家是安卓

2005年,张云峰大学毕业去了天津东丽区一家铁路设备的制造公司,每天八点半上班,五点多下班,每天晚上的时间就是一般泡论坛一边看编程方面的书,每周都会有几天要到凌晨2、3点才睡。他把白天的时间献给了工作,为了糊口;晚上的时间献给了塞班,为了兴趣。

2007年张云峰与泡论坛认识的基友苏光升推出了智能手机论坛OPDA (www.opda.com.cn)。但能够让他们潜心折腾的设备还比较少,真正算得上智能机的只有使用塞班系统的诺 基亚,windows mobile的手机都很少。

他们算的上中国互联网移动端(还称不上移动互联网)的第一批开发者,泡泡论坛、汉化国外软件、在有限的手机系统框架中定制一些功能是他们每天忙碌的事情。这群人大多属于兼职创业,手机论坛获取的流量广告不足以支撑他们的开销,但是每条帖子下面寥寥留言却支撑了他们做下去的动力。

在那前后,中国的互联网第一代创业者刚刚稳固,第二次创业潮初显迹象。王兴开始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创建了校内网。杨浩涌和姚劲波进军分类信息网站,暴风集团CEO冯鑫开始创业,古永锵也开始筹备优酷。在当时,PC互联网就代表了整个互联网,而互联网创业也局限在不同的网站之间挖掘着用户的需求。

每个人都想复制开心网,没有人意识到一场革命即将来临。

2007年,一个偏执狂跳到了旧金山的舞台上发布了一款「划时代」的产品,用一颗不完整的苹果嘲讽了一下两只手的诺基亚。这个偏执狂是乔布斯,他手里拿着的是第一代iPhone。

虽然乔老爷子后来去世了,但这件事给后世留下了两个影响:第一,iPhone重新定义了手机;第二,乔布斯重新定义了中国互联网人的穿着(其实主要是雷军和贾跃亭)。

iPhone的出现不止是是把手机做的多精致,屏幕变得多大,触控多么人性化,更多的意义在于拉开了移动互联网这杆大旗。所以很多人把2007年定义为移动互联网的元年,iOS登顶,乔布斯封神,中国互联网开始赶英超美。

但是,中国互联网真的是iPhone拯救的吗?

有多少人还记得2007年的那个夜晚,记得第一眼看到iPhone的惊艳,记得乔布斯在台上的激昂,台下呼之欲出amazing。

老实说吧,其实大多数人都不记得,中国互联网也不记得。

iPhone真正打开中国市场是在2009年,在此之前复杂的购买渠道和相对高昂的价格注定它在中国只能是少数人的玩物。

第一代iPhone在上市之初销量只有136万台,而那一年诺基亚的出货量是4.37亿。并且最初苹果并没有没有上线Appstore,所以个人开发者也并未能在其上有所作为。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安卓  iPhone  应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