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行业大V还是专业领域的权威人士,当所有人都想来插一脚,知识付费便只剩下“付费”,难言“知识”。
如今随着一些头部产品停更或转为免费,知识服务重新被提及。其实从知识问答到知识中间商再到知识服务商,内容生产者的角色更替,归根到底是知识内容的变化和升级。回顾近两年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碎片化知识到系统性知识、软知识到硬知识、二手知识到自研课程,都逐渐成为一种转变趋势。
网易云课堂推出的产品运营开讲课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今年年初,开年课程总卖出超过16万份,活动传播效应从互联网运营人的圈层溢出到互联网营销、媒体圈,甚至互联网技术圈。5月8日,网易云课堂还推出网易内部自制的精品课程—弯道超车的网易产品,深入讲解网易明星产品如何从巨头垄断中做出有特色的产品。
由此可见,相比刺激焦虑的功利性知识,更加垂直化的实用、高质知识同样受欢迎,换句话说,这也会形成一个知识付费的新门槛,当洗牌期至,下半场或许已经开始。
跳出精英阶层和中产式焦虑,知识付费回归核心?
信息泛滥之时,用户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二次筛选,是以知识付费最开始其实就是最快的筛选方式,与此同时,这部分有此意识的用户,也反向地被知识付费从普通网民中得以筛选,一定程度上与精英阶层重合。但如今,走过粗放发展阶段的知识付费,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用户群体从精英阶层再次回归到全民化。
为什么这样说?
罗振宇和喜马拉雅分道扬镳,罗永浩和papi酱分别停更了在得到和分答上的付费内容,第二季《李翔知识内参》不再收费,由最初的付费产品变成了广告变现,这直接说明围绕精英的知识付费,短短时间内就触碰到天花板。而另一方面,以直播问答为代表的知识变现,却暗示着知识付费在大众市场的商业潜力。
甚至更早之前,王思聪、郑爽的问答价格高达上万,还是有众多用户愿意买单,可见知识付费一开始就不仅仅是面向精英群体。
之所以说知识付费正跳出精英阶层,还在于各类垂直内容的崛起,刺激受众群体更加多元化。早期知识付费更像是头部KOL的变现特权,李翔、马东等人一开课就能获得百万到千万级别的收入,但随后停更的停更、免费的免费,反而各个垂直类的知识内容逐渐受到用户关注,平台也有意对此进行扶持。
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知识付费本质是为那些愿意共享自己知识积累和结余的人,提供交易手段和平台,是一场互联网背景下对知识的优化配置。受众群体逐渐扩大,才会让内容生产者及其可配置资源,在头部效应的市场环境下得到更多的生存机会,也更符合知识共享的本质。
文章TAG:行业 罗振宇 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