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自淘宝成立以来成长最快的业务线,几乎受到了商家与消费者“趋之若鹜”的一致欢迎。
但效率与风险问题也接踵而至。一方面是商家报名数呈几何增长,人工审核的效率太低;另一方面是售前、售中、售后的规则并不完善,人工审核也难免有疏漏,消费者的投诉率开始上升,关于违规参团的举报日益增多。这就形成了一个“为商家带来日益增长的商业价值与平台自身尚不完善的规则制度”间的矛盾。
在聚划算当时的官方帮派中,有这样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最初发帖的用户多以淘宝买家为主,大多发表的是“今天聚划算团什么”、“聚划算活动怎么还没有更新”之类的帖子,而最早对聚划算活动规则提出建议的,也正是这些买家。
“在当前的团购浪潮中,聚划算的活动非常好。调动了大家的热情,买家有实惠,卖家有人气。
但是希望平台对于参加活动的卖家严格审核,对于参加活动的商品要做到:不能虚报原价,比如一样东西原来在店里卖35元,你不能在聚划算上卖29元,还标明原价108元,这不是玩手段吗?希望淘宝官方审核的时候顺便查查他原来卖多少,值不值得买家们热情关注。
还有,想要参加活动的卖家一定要做好准备,会有大量的买家瞬间拍下,订单涌入,得能从容应对,不然只会造成纠纷和不好的影响,好事变坏事。”
一个旺旺ID为heroqt用户的发言,引起了聚划算重视,并表示将在卖家审核上严格把关,保证商品质量,控制团购数量,避免卖家发货不及时的现象发生。
尝试市场机制
在淘宝发起内部反腐之后,聚划算先后发生了两起恶性事件,这也给聚划算敲响了警钟。从今年3月开始聚划算推行市场化机制,包括聚划算收费,包括排期拍卖、业务流程优化并加入电脑审核环节、品类规划和主动招商。
这其中的重点是持续业务流程优化。从2011年上半年开始,当时的聚划算消费者保障部门增加了资源内审职能,在外围负责聚划算的内审工作,用于发现存在的违规操作及提出改进意见。
也就是说,一个商家从报名到上活动,需要经过机审、一审、二审、内审、终审,层层审核,也是为了将每一个流程中发生问题的概率降到最低。
聚划算在市场化过程中做了很多探索,比如于2011年8月29日上线、2012年4月27日下线的“我想团”业务,就是一次C2B(顾客到企业)方式的探索。
在流程中,“我想团”的安排时间在一审之后、二审之前。通过一审的产品将有一天的时间挂在“我想团”页面中,通过消费者投票,观察商品的市场受欢迎度。同时,被投票的产品一旦确定可以参加聚划算活动,投票的消费者能够通过旺旺提前获知,这也能够增强消费者黏性。
文章TAG:i天下网商 买家 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