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方面,我们也能看到腾讯为了对应整体市场的下行压力,Q2动作频频,包括朋友圈限时广告推广模式、微信广告流量主分成优化调整、小程序开放“激励式视频广告”和“插屏广告”等等。另外,据说微信朋友圈第三条广告已经结束在一线城市的内测,目前全量开放,上线运营。
本次财报分析师会上,腾讯高管也对广告业务持审慎态度,希望广告高库存量的持续态势下,能够在微信的生态里找到增长空间,去实现健康、高效的广告增长。
但是,正如腾讯高管所述,腾讯作为一个用户都渴望纯洁干净的社交平台,商业广告的增加,无疑是的一把双刃剑。而腾讯迫于营收压力的一系列动作,是否真能奏效,尚且不得而知。
仅仅从QQ已经沦为一个制造广告的垃圾场,无数人因此逃离的现实,我们也可以看出,仅仅想通过流量、互联网广告变现的模式,腾讯未必能走太远。而腾讯旗下的微信,是否会重蹈QQ的覆辙,也是一个未知数。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增长放缓,均落后阿里
2018年9月30日,腾讯进行了一次大型的组织结构调整,新成立开拓产业互联网领域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以期扛起产业互联网的大旗,在产业互联网领域有所建树。
腾讯高管也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现在各个行业开始转型升级,带动产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腾讯带着链接一切的使命,自然也是时代赋予的千载难逢的机遇。因此,腾讯赋能产业互联网,陆续推进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支付、小程序、社交广告、云计算、企业微信等“六大工具箱”,加速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
虽然腾讯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二季度收入228.88亿元,同比增长37%,环比增5%,是四个主营业务板块里同比增速较快的,对营收的贡献也高达26%。但是必须认清的现实是,金融科技业务受政策影响较大,且佣金无法与欧美平均水平对比,如果除去备付金余额的利息收入,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同比增长并不会太高。
而且,腾讯在一些涉民生、政务的领域,该两个板块也存在盈利过少、持续补贴的状况。而这种补贴,被腾讯公司解读为:医院、教育、交通这些本来就是基础建设,做补贴实际上是做公益,是尽企业的社会责任。于见认为,这种补贴,又何尝不像极了当初与支付宝争夺支付市场,在用一种用低廉的成本去跑马圈地,抢占更多用户,从而提升用户粘性的手段?
公开数据表明,持续几年时间,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的增速也在放缓。2016年,腾讯以金融科技和云计算为主的其他收入板块,增速263%;2017年增长率回落至153%;2018年业务同比增长80%;在本季度同比增长为37%。增速放缓的种种迹象表明,腾讯重兵把守的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阵地,并没有像腾讯设想的那么美好,甚至像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文章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