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电商
冯敏给我展示手机上一款名为“LAYERCAKE”的APP。他是个克制的人,但这时表情还是有些自得,“你看,这款手机由我们近20个软件编程师完成。点击LAYERCAKE,一排排人名下是每位网红在双12的销售成绩和排名。然后是每件衣服的成本、定价,以及未来的上新时间,已入库数量。还有类似于朋友圈的功能——网红在国外也能对衣服的修改提出意见。在某个页面上,我看到十几行对服装的细节说明——张大奕在微博视频所讲解的细节部分正源于此。
如涵为每一个网红品牌设一位专职品牌队长,负责平台与网红之间的沟通。公司员工有近500人,有负责技术的理科生,也有懂视觉设计、微博文字选题方向的文科生。网红在微博上发布的照片、文字无需审核。冯敏相信“内容产物不是逼得出来的,逼出一次没有第二次”。团队要做的是观察,提供建议。
他和张大奕常常开会一起复盘各种数据,比如发现视频受欢迎后加大发送频率。迄今为止,如涵的店铺已经有至少五家陆续拿到过淘宝当天女装销售排行的第一名,但冯敏不愿透露如涵电商更为具体的销售数据。
和施杰合作一年后,网红MOSS的粉丝从几万涨到近两百万。起初MOSS有些内向,不愿在微博上分享生活。施杰同事武藏(化名)建议她把朋友圈的内容转到微博去,再从其中挑选出买家最感兴趣的定期发,比如祛痘、美白的教学视频。
缇苏的自媒体运营部门会做相关的方法论输出给各网红。武藏推荐过网红转发林志玲的演讲视频,“网红也一样,长得漂亮也努力了,但别人就把你的成功归于长得漂亮。女粉看到也会有同感。”《琅琊榜》很火时,武藏也建议网红们转发胡歌的励志故事,浏览量噌噌上去了。
缇苏离如涵车程只有十分钟。门口灰色调的墙上印着白色字体“PBLAB”(个人品牌孵化器)。再走进去是一个数百平米的工作区,一排排年轻人盯着电脑——他们是支撑无数个可能会成为张大奕的理科生和文科生。墙上挂着一行红色大字,“这次的双11,我们逆战来袭。”
“要出现第二个张大奕,非常难。”施杰承认经纪人有局限,他说公司在“塑造”而非“复制”网红。“我们可以让一个有潜力变网红的人变成大网红。但是天花板有多高是她自己决定的。要看她的审美能力,还有自媒体内容的经营能力。”
截止到2015年5月,微博平台的活跃B2C电商网站官方账号超过1600个,其中垂直电商达到92%,服装配饰、时尚生活、食品饮料类的卖家数量分列前三。
唐宋看好红人模式在未来会成为主流,尤其是这种模式的敏捷程度:从设计、打样到订单,以前是产多少做多少,现在是以销代产。其次是几乎为零的推广成本。他认为该模式在互联网时代打破了区域化、中心化,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红人的个体化平台成为主流。
对君联资本执行董事邵振兴来说,眼光必须放得更远。他希望通过运营内容,网红在未来能成为“PUGC”,也就是更具有IP的属性。随着网红群体越来越庞大,网红辨识度会变得模糊吗?他犹疑了一下说,“未来我们也不是不让他们重合。就好像你可以同时喜欢两个演员。”
在他看来,网红孵化器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形成闭环”。从KOL运营到粉丝导流再到采购生产最后到电商变现,不只是电商,还有其他的变现方式,比如说参与网剧,参加一些节目进行互动,这样网红的生命周期会更长。
在这之前他们签约的一位韩国模特朴瑟的微博粉丝从零涨到七十多万,双11的营业额也证明其在电商领域已成功变现,如涵计划让朴瑟带粉丝去韩国参观工作室,有更多线下互动。而谁能在这场竞争中胜出最终取决于“够深的内以及够宽的下游品类”。
“我们还是要做精品。100个已经签约的网红会在两三年之内最终淘汰到剩下四五十个。”他希望她们都能“达到张大奕这样的水准”。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网红  品牌  女装  生意  双11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