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两极:重数量的百度,重质量的知乎

这几天,但凡观看世界杯的人想必都在央视看到了知乎的广告,有意思的是,知乎将广告主题定为了“有问题,上知乎”,这不禁让人想起了百度已经使用了13年的广告语“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单从广告的字面意思来看,两者都在向大众传递同一个信息:我这里有你需要的东西。换言之,知乎和百度所做的都是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分发工作,不过在这座巨大的信息工厂内,两者的分工却截然不同,一个更重数量,一个却更重质量

前搜索时代的百度:勤于信息数量

谈起百度,大多数人对其初始印象一定是搜索引擎,虽然现在百度的AI标签非常亮眼,但百度以搜索引擎起家却是不争的事实。作为搜索引擎,百度需要做的是吸引人们前来搜索,不过前提是百度已经打包好这些信息。

关于百度和信息的联系,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

第一,从百度对信息的处理方式来看。2003年,百度上线了新闻搜索网站,一方面向用户展示热点新闻,一方面为用户提供搜索新闻的功能。同四大门户网站一样,百度也具备了媒体属性,不过本意还是增强用户在新闻需求下对搜索的粘性。

到后来,百度针对信息加工先后上线了以问答为主的百度知道,以及以科普为主的百度百科,这使得百度在信息加工方面的能力更进一步。但这些产品的上线,仍然还是为了巩固百度作为中国搜索引擎老大的地位。不过从百度知道来看,除了对信息进行单纯打包外,不得不说百度还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信息生产的平台。

但在前期,百度的核心定位仍然是搜索引擎,所以其服务于流量的中心化思维不会变,这些围绕PC端、移动端的产品最终给百度带来的最大价值还是源源不断的流量。而在信息处理上,无论是提供新闻入口,还是提供问答平台,百度做得其实都是比较轻的工作。

第二,从用户对百度的需求来看。当人们踏入互联网时,往往有着各种明确的和不明确的目的,而百度这类搜索引擎自然要提供海量的信息,才有可能做到最大化程度的满足。这决定了用户来百度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足够多的信息,或者说通过对足够多信息的自我加工来得到有用的信息。所以说,限于搜索引擎获取、展示信息方式的特性,人们对于百度的需求重心其实在于信息的数量。

但人们对于信息的要求和需求其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一方面,海量信息的加工和处理难度会困扰用户,所以用户希望看到加工后的信息,一个非常好的佐证,现在媒体所采用的AI推荐功能,就是在迎合用户的口味;另一方面,就用户本身来说,当他在对互联网工具驾轻就熟后,潜在的深层信息需求会被激发。因此,百度这一类的搜索引擎在满足用户此类信息需求上存在一定的吃力情况,即使能够满足,用户往往也要经历繁杂的搜索路径才能找到想要的信息,于是就有了满足人们深度信息需求的平台,比如知乎。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知乎  质量  百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