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京东物流带有“京东原罪”。用过京东物流的对其会期待太高,用以前的标准去要求,而没用过的对其相对高的报价没有信心。
目前以去成本为中心的改革,恰恰忽略了京东物流的形象建设。一方面有毁掉已经构筑的口碑的风险,另一方面在C端物流还没建立起口碑,面临形象失控的风险。同时,是继续高调提高干线网络效率还是大规模建设C端服务点,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动作,同样也搅浑了京东物流长期形成的形象模板。
京东物流的CEO王振辉表示,未来5年,外单业务需要占据京东业务的50%左右。如果要做到这一点,塑造一个大家能感受到的物流形象,恐怕比规划增长率更急迫。
既然变化无可避免,是用大众化的价格去争取市场还是继续保持高质量通过时间赢得顾客,这种难题不容易做出选择,而且资本可能未必还有等待的耐心。大规模降薪一方面是成本压力,另外一方面则是给资方表态的投名状,而这么一折腾,直接导致末端配送失控。
3、末端配送“变形”
“以前快递小哥都是送货上门,最近不送了,也是放在快递柜里自取,除非有大件。”
“送件的时候不按要求,取件倒是积极起来了,果断不用京东。”
“电商时代,说用户忠诚度是虚的,如果电商的某个值得依赖的点不复存在,可以随时换平台,钱花在哪儿不是花呢?”
螳螂财经在和群友的聊天中发现,京东的一些用户发现京东快递小哥跟其他快递小哥没有区别了,既不送货上门也不打电话联系,直接放在自提柜什么的成为常态。有的用户甚至为了能让送货上门想出了货到付款的歪招。改革的影响开始凸显,京东物流已经“泯然众人矣”。
京东的改革负面效应已经影响到了末端配送人员的心态。这是改革的阵痛也是无可避免的必然,追求高效和廉价目前还没有太好的折衷办法,此前,京东物流勾勒的画面太美。
“大家买京东就是京东能送上门,水米油饮料重的东西都是毫不含糊的直接上4楼,没有电梯。”
“京东买东西,不就是看中物流么?谁那么大闲心一边凑券,一边买买买呢?”
京东现在走在了要质量还是要数量的十字路口。为了质量就必须保证一线配送员工足够的收入和自由度,才有可能在配送品质上实现目标;为了配送数量,早日盈利就必须强调一线员工的能动性,在收揽市场有所作为,必然影响到口碑。
如何平衡两者关系,如何保证低成本实现目标还能做到质量可靠,成为京东管理层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在京东物流封闭营运的时候,从来没有被重视过。
文章TAG:物流 京东 京东物流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