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自己解释说:“我对缓和政客的想法非常不舒服(至少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喜欢限制用户的言论,更不想成为真相的仲裁者。”

从个人的角度,这种言论作为扎克伯格的想法理所应当,但却无法与商业意志等同起来。对于Facebook而言,捍卫自由的立场在大部分时刻都是正确的行为,但面对历史的伤痕与对疼痛的记忆,Facebook必须成为一个矛盾的宣泄者承担起应尽的责任。

任凭屏幕背后的双方,持续发酵不道德的引战而不作任何动作,本身就表明了平台消极对待的立场。换而言之,任由伤害世界感情的内容肆意存在,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默认了这种行为而与之站在一边。

也许Facebook的初衷是藉由充分讨论的环境得出越辩越明的真相。但关乎禁忌的问题拥有难以想象的复杂性,并非可以通过简短的社交展现就能获得好结局,何况本就丑闻加身的Facebook很难再度令人信服,毕竟谁都不知道高喊自由的另一面是否仍旧是背后控制隐私的结果。

商业需要开放,同时也需要对于立场的把控,以“和”为贵有时比以“自由”为尊来得更加重要。如何做到让清澈的江河奋力涌流的同时将浓浊腥臭的污水隔绝在外,是Facebook需要考虑的商业之道。

妥协的背后,公众社交向私密社交的转型

Facebook深陷泥潭,上演激情逃生的戏码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扎克伯格的妥协也许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准备在突围前选择蛰伏积累能量。

对于Facebook而言,对内容加盖意味着数据收集的全面性受到了侵蚀。一直以来,靠搜集用户数据来推送广告的News Feed 是 Facebook 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虽然扎克伯格对近两年的舆论风波拥有洞见和预判,做出让Facebook一头扎进私密社交寻找未来的决定。但正如《纽约时报》评论的一样:“Facebook 正是通过收集用户数据,才有了今天 4900 亿美元的市值。虽然该公司不会根除公共交流平台,但私密聊天和安全通信的激增可能会损害其商业模式。”

也许这也正是扎克伯格决定整合三大聊天平台,为进入私密社交领域做好前期铺垫的原因,从公众社交中获取的收益如今已经无法抵消负面舆论带来的影响。Facebook近两年陷入的风波与其说是政治大选和人种冲突偶然性的叠加,不如说公众社交始终存在着隐私与立场的定时炸弹。

政治与人种只是加速了这种危机爆发的时间,但在未来,面对全球范围内不同的文化与立场,Facebook很难再用同一种平台满足各种立场的需要。只有通过向下分割的方式才能解决国际性公众社交所自带的文化分歧问题。

这意味着在未来,Facebook可能会借鉴微信的模式,把即时通讯作为私密社交的突破口进而寻找其他更多的可能。

Facebook完全有这样的能力。争议之下,虽然自2019年Facebook美国的用户正在流失,但离开了 Facebook 应用的用户并没有离开 Facebook 公司,其中大部分涌向了Facebook公司的另一款应用 Instagram。这意味着Facebook仍旧把握着社交领域的巨大流量。

Facebook在被隐私与立场问题围追堵截的当下,妥协也许只是缓兵之计。作为商业圈子里性格独特的存在,不轻易服软的扎克伯格罕见低头的背后恰好意味着私密社交正在低调进行。

Facebook会将私密社交引导向何处?是如同微信可以将聊天、支付、小程序等聚合在一起的十项全能?还是有自己的创新与理解?这一切都让人充满期待。

锦鲤财经,深度有趣好运气。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Facebook  隐私  广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