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猫扣点)+2.5%(运费险、信花呗等)+15%(新品上新的销售折扣)+15%(直通车、超推等推广费用)+9%(仓储物流)+10%(人力)=56.6%(经营成本)
这是我根据常规类目估的一个值,装个X,我手里操盘好几个过千万的店了,别杠,杠就是你输。
其他诸如办公场地、公司税费等等费用,我就不列了,就算是这样,你起码要卖56.4(36+36*56.6%)才是个平账,考虑到已经支付的好几十万货款、每天消耗费用的仓库周转、以及初步市场分析,你计划卖139元,指望6个月快速回血。
结果等你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惊奇的发现,你的主要竞品,跟你同档次、同规格的品牌,推了个新品,跟你几乎一样的款式、性能,成本跟你几乎一模一样,结果人家只卖69元,更可气的是,人家品牌砸钱了好几年,已经自带流量和转化率。
没办法,人家供应链就是比你牛X,加上资本扶持之下,大腿比你脖子还粗,你也卖69吧,单纯给供应链和天猫打工有点不甘心,卖139吧,可以预料的转化率极低,以及转化率极低背后的恶性循环的层层叠加的费用。
这么一算,后面毛估估再砸个一两百万,也听不到个响儿,这个时候经营思维的判断,最好的决断就是不做,挺住诱惑,不烧脑坚持,不赌徒心理的死挺,其实你就已经赢了。
2,什么是好品牌?
a,搜索量
b,点击率
c,支付转化率
做电商久了,见过的厂商和品牌商也多,几乎是个人都在跟你吹自己产品多好,品牌多牛。
在行业扎的深了,产品几乎一眼就能判断出优劣了。
而品牌了?
我只是无力吐槽了,之前几个欧洲品牌跟我吹他品牌多好,动辄欧洲蓝波湾,结果我一查品销宝,每天连20块都点不出去,每天搜索人数不超过2位数......
私以为,品牌的搜索量决定了其知名度,点击率决定了其品牌的积累深度,支付转化率决定了其用户的信任度。
3者具全,极品;3者具2,上品;3者具1,中品;3者皆无,额,那就可以放一边凉快凉快了。
这其实也是大多数第五层级以上的卖家,都在想做品牌的缘故,护城河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品牌溢价的好处,可以长期积累。
不信,你可以去看看你们类目第六、第七层级的商家,常规的推广费用大头永远是品销宝和部分的直通车,认真研究下来,几乎全是品牌词。
某些热门红海行业,比如美妆,甚至第三、四层级都是这样,这也是小红书铺天盖地都是美妆类内容植入的缘故,
别拿上新、清库存、主播、A+上活动等特殊时段的推广数据来说事,我说的是常规,实在想杠的,看看你们淡季的数据
诶,一边你在死命研究各种平台的流量技术,什么直通车卡位,搜索螺旋黑科技,行业热词大词,七八块PPC不要命的砸。
一边别人守着自己的品牌词,PPC几毛的守着高转化,稳坐钓鱼台,确实不可同日而语。
那什么样的品牌,才叫好品牌了?
我自己有个量化数据,搜索人数500+,点击率110%,支付转化率20%+,达到这个数据,就可以称为好品牌了,扯其他的都是虚的,一切不能有效转为利润的东西,呵呵就对了。
文章的最后,我想说的是,经营思维天然比运营思维高一两个段位,前者想的是整体,后者想的是局部,当然没有局部,哪儿来的整体,但大多数情况下,只有整体是明确且清晰的,局部才能稳定且有效率的运转,否则一头扎进去,你会发现到处都是乱糟糟的,一切都是无序状态的。
势、道、术,形势永远是最重要的,所谓形势比人强。
其次是道,在我看来经营思维就是道,我一直觉得,不要看别人是怎么说的,甚至是怎么做的,最关键的是,是看别人碰到问题了,是怎么想的,具体是怎么考虑问题的。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差距往往也就在这毫厘之间。
至于术,在前期基础的时候,无可或缺,因为你能拼的只有比别人多懂一点,甚至是不能比别人少懂那么一点,不过一旦过了起始的阶段,术反而是最不重要的了。
因为等你1年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流水的时候,你会发现所谓最前沿、最有效率、最新、最靠谱的技术,原来充其量只要几万块就能得到了。
其实这个角度想想,这其实也是一种阶段性的经营思维。
文章TAG:天猫 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