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半球有微信,西半球有Facebook:社交与社区的霸主之争

很长时间以来,社区、社交傻傻分不清楚。事实上,二者有相互重合的部分,但是又有各自突出的重点,就是突出的重点不同才有了社区型产品和社交型产品的区别。更具体的解释是社交型产品更注重沟通,属通讯向,以关系为导向,但同时也具备一些社区属性。例如,微信、QQ等都是属于社交型产品,但是他们还同时拥有朋友圈、QQ空间等社区属性。

社区型产品则偏向于“主题式聊天”,属媒体向,更多注重于传播,以兴趣为导向,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社交属性。例如,微博、Facebook等都属于社区类产品,但是在这些平台上还可以实现沟通。

虽然偏向性不同,但是社交型产品和社区型产品的较量就从没有停止。在互联网这片红海中,一个个社区型产品和社交型产品鱼贯而入。但是当你静心观察,你会发现在流量上社交型产品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社交型产品 VS 社区型产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们且来看目前社交型产品和社区型产品这两个阵营的相关情况。

从产品入市的时间上看,社交型产品要比社区型产品要早一些。最早出现的并且较为大众所熟知的社交型产品是1995年微软开发的MSN。当MSN即时通讯带给人们以便捷的体验之后,在国内QQ跟着诞生了。再后来微信的出现成为国内最主要的即时通讯工具。

微信和QQ几近代表了社交型产品市场。换言之,腾讯几乎完全占领了社交产品的布局优势,具体表现为微信、QQ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社交流量。根据腾讯公司2018年Q3财报,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账户数达到10.82亿,同比增长10.5%;QQ月活账户数8.03亿,基数庞大,其中QQ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数达到6.98亿。

而微信、QQ之间,微信的用户体量要高一个等级,因为微信生态的势头更强劲。而20岁“高龄”的QQ现在像个随意的实验室,很多市面上很火的产品形态都能在QQ里面找到身影,QQ业态呈现万物生长又杂乱无章的形态,也是因为这种杂乱让很多用户离开QQ。腾讯公司2018年Q3财报数据中,QQ月活账户数虽为8.03亿,但同比下降了4.8%。除了微信和QQ,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社交型产品,阿里巴巴打造的钉钉就是其中一个。

社区型产品的出现要稍微晚一点,最早出现并为大众所熟知的是创立于2004年的Facebook。在国内也有叫得上名字的社区型产品,例如人人网等等。当然,QQ空间、朋友圈等也属于社区的范畴,不过QQ空间和朋友圈是由QQ和微信这两个社交型产品延伸出来的社区属性。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社交  Facebook  微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