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还是先来看两条新闻吧。
新闻一:沈阳联通日前发表公告,宣布将于6月30日起全面停止共用电话类服务,包括校园蓝卡、普通值守公话、其他IC卡等等,现在要求公用电话机主去营业厅办理转退网业务,逾期将统一拆机收回。
新闻二:央视新闻报道,为了有效利用分布在上海市区的公用电话亭,上海公用电话亭顶部将加装5G小微基站,变身成为5G公用电话亭。这样不仅可以解决5G基站建在楼顶后存在信号覆盖盲区的问题,还能让公用电话亭具备共享充电、座椅休闲等全新功能。
近期,面对“公用电话何去何从”的历史遗留难题,上海和沈阳给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
改造升级还是取缔淘汰,这两种思维不仅仅是上海和沈阳需要面对的选择,其他城市也都无法避免。在移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当下,公用电话不管从资费、功能、便捷等层面来讲,都不具备竞争力,那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或者应该以哪种方式存在呢?
2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公共电话出现在了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在那个通信不发达的年代,极大的方便了公众的通信需求。
2000年后,我国的公用电话产业发展迅速,各类公用电话已经遍布全国各主要城市的机场、车站、码头、宾馆、饭店、商业中心、院校等公共场所及主要繁华街道。某种程度上来说,公用电话也成为了城市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
我记得刚来北京那会,虽然省吃俭用买了一部手机,但大部分的时候还是用201卡打廉价的公用电话。很多时候,公用电话需要排队才能轮到。
一晃十几二十年过去了,手机成为了人人必备的工具,甚至数据显示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手机的人均保有量达到2台。街头的公用电话早已经破败不堪,有些甚至沦为了牛皮癣广告位和小便池。
我和一些朋友聊过公用电话的问题,大部分人认为就像当年的BP机、小灵通一样,公用电话属于通信行业的过渡性产物,既然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就应该淘汰。
3
公用电话的历史使命完成了吗?
北京不这么认为!
相比上海,北京市更早认识到公共电话亭要想与时俱进,就要进行电话+的升级。早在2002年,北京市就在公共电话亭的基础上升级了“数字北京信息亭”项目,居民能够通过其免费查询医疗、文化、旅游、餐饮等信息。
文章TAG:电话 升级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