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们也要提醒腾讯视频和爱奇艺,做内容平台投入大钱不一定能做好,但不投大钱一定做不好。

CNNIC报告释放信号:中视频焦虑何来?

如果仅仅这三家对中视频情有独钟,这个行业还不到焦虑时刻。事实上,除了这三家平台以外,今年视频行业的其他几家,虽然嘴上没说中视频,身体却很实诚。微信视频号将视频时长限制增加到15-30分钟,快手抖音和逐步的开放了时长,而B站本来就是中视频的大本营。

这是为什么呢?全行业的中视频焦虑从何而来?我们还是先来看一张数据图表吧。

CNNIC公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8亿,较2020年3月增长3777万,占网民整体的94.5%。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18亿,较2020年3月增长4461万,占网民整体的 87.0%。

爱奇艺、腾讯视频、字节跳动,集体陷入“中视频焦虑”

透过CNNIC公布的这个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直观的结论。第一,传统视频的用户量实际上是下滑了;短视频虽然还在增长,但因为网民总用户增长放缓,也正在遭遇增长的天花板。

增量市场越来越小,存量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就是视频行业从业者焦虑根源所在。因此,寻找探索各种长尾流量、长尾用户、长尾场景,就成了各家的突围之道,也因此这几年视频行业才会造那么多概念,甚至很多概念完全是伪概念,最终落得一地鸡毛。

我在和骨朵传媒的朋友聊到这个维度时,谈了我的一些看法。实际上,不仅仅是视频行业,其他领域(社交、游戏、电商、搜索)也是如此。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愈发的成熟,大的模式和风口都有巨头把持,基于现有模式探索垂直和细分领域的机会,已经成为新常态。莫说视频行业有这么多细分类别,电商行业也衍生出来各类直播带货、女性电商、母婴电商等新服务或者新细分领域。

我觉得各方有焦虑挺好,有焦虑才会更好的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通过更细分的模式和服务创新,给不同类型、不同喜好的用户提供更多维的产品,满足到消费觉醒时代的用户。进而用户反过来又为这些服务付费,帮助这些巨头企业更好的成长。

写在最后:中视频大战已经开始,对于各家来说,比拼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不是别的,归根到底还是内容,以及分发或者推送内容的能力。

PS:本文作者丁道师,关于本文所述观点,欢迎来信探讨,微信:dingdaoshi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