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基于埋点做渠道区分。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只有记录下用户是从哪里来的,才能知道哪个渠道的质量是最高的。
我在点评做会员增长时,其中有一个动作是触达渠道的完善和优化,让用户对于身份的感知更敏感,引导他们主要完成会员身份的延续。
当时老板就对我说了一句话,要对每个触达渠道的数据都建立监控机制,要对打出去的每一颗子弹都有所了解。
第二,基于埋点做下钻。我们在事件中会记录用户采用了什么动作,在属性中会明确这个用户或动作的附加消息。例如用户的地理位置,支付订单的金额等。如果我们没有做好这些埋点,那么想下钻做不同地域的用户分层分析,或者想找到转化率最高的客单价区间,就几乎不可能了。
第三,基于埋点做跨平台整合。对于C端产品来说,增长的业态有可能非常丰富,APP主站的站内增长,基于H5或者小程序的社交裂变,甚至有可能是第三方平台引流。单个用户可能在不同的业态与产品发生交互,但这个用户始终是一个特定的实体,分析这个用户时,需要结合用户在不同业态的行为做整合分析,这样得到的结论往往更全面。
做好了埋点,接下来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做归因分析。归因,就是弄清楚用户做出某种行为的触发因素。
假如用户先后点击了4个banner,并浏览了对应的落地页,每个页面都含有商品A,最后用户购买了商品A,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样理解各个banner的作用呢。
从策略角度讲,找到影响因素最大的banner对应的落地页,并优化设计和扩流,是性价比最高的动作。但如何定义影响因素最大呢。
有可能是第一个,有可能是最末一个,有可能是不同权重,很难讲清楚。就算你去问用户,他也未必讲得清楚到底是哪一个瞬间决定购买商品A。这就要求做增长的产品经理建立与自己业务更相关的归因模型,找到最重要的增长要素持续施加动作。更重要的是,通过归因,知道不同增长成本的投入分别产生了多大的收益,对于估算增长的ROI是非常有帮助的。
总结一下,在增长动作落地的过程中,产品经理需要做很多事情,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打好数据基础,一是做好埋点,二是找到合适的归因模型。
四、总结
以上就是我关于增长所想分享的大致内容了:找到合适的目标,找到与目标一致的用户价值,并打好数据基础,是我认为产品经理在做增长时需要特别重视的三件事。
这些认识不一定准确,毕竟没有过完整的增长相关的项目经验,所以只能基于自己一些较零碎的C端产品经历,给到我的一些思考。
如果有用,那我就很开心了;如果没有,权当看了一番闲聊。
本文为基于多年经验和观察得出的个人观点,如果内容对你有帮助,记得分享给你的朋友。如果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下边评论区留言,最后非常感谢大家的阅读。
文章TAG:产品运营 新媒体运营 文案策划 品牌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