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社交”新常态 从微博看2015社交网络发展趋势

从“互联网+”的角度看,社交网络及“互联网+社交”,是社会化行为的互联网化,因此社交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线下真实的人类社会构成。社交网络通过各种兴趣将线下的各种圈子搬到线上,陌生人社交让那些在线下不擅言辞的人用文字尽情挥洒他们的喜怒哀乐。一个社交网络,即是一个人们对平常事物及事件的百般简介与评判的集合。

事实上,国内社交网络发展了十几年,速度确实不够快。十年前以QQ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开启了社交网络的先河,但是那是的QQ还这是个交流的软件。后来的发展中,QQ几乎发展成为万能的交流软件,直到微博丶人人网等代表新技术及新的交流方式的社交产品诞生,整个社交生态才得以改变。但是,仍旧是QQ占据着半壁江山,聊天丶群聊丶分享丶空间乃至微博,这些产品QQ都有。社交网络格局的真正改变,是在2013年以后,移动互联打破了QQ砌筑的高墙,同时也肢解了原来的社交市场,成就了当前微信丶微博丶陌陌等群雄并立的局面。

作为典型的社交网络代表,微博的商业化一直为业内人士关注,因为微博没有依靠游戏作为主要的盈利模式,微博一直探索通过媒体属性以及社交属性来盈利的商业模式,这意味着,微博的商业化代表着社会化产品的商业化,微博的商业化尝试与探索就是社交网络的探索。因此,研究“互联网+社交”,先要从微博这个典型开始。微博上市前后以后,恰逢工信部推行社交实名制改革以及净网行动,在这种大环境下,2014年微博在Q4还是实现盈利1000万美金,这个数字还是有些喜人的。这个收入究竟是什么做到的呢?作为一个媒体,衍生出五花八门的生态,没有走传统媒体中介及广告费的路子,表明社交网络的媒体形式确实要更优越于其他媒体。除了这些变化,社交网络在将来还有哪些变化?在2015年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用户活跃度大幅提升 社交移动化趋势明显

2012-1013年之间唱衰微博的业内人士处处皆是,他们既受FB的影响,又受传统媒体惯性思维的影响,微博在他们眼里几乎被贬的一文不值。后来微博的上市给了这些看衰言论有力的一击。移动互联时代,用户的社交需求更加刚需化。各种社交软件分解了微博的市场,沉淀下来的反而最精华的部分。至2015年,微博月活达到1.76亿,上市之前是1.3亿左右,2014年成为微博月活用户增长最快的一年,年对年增长4700万。腾讯的最新报告显示微信的月活用户为4.68 亿,陌陌月活用户也突破了6000万,但是这两个产品都超越了纯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社交网络  社交媒体  互联网  微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