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系统,发点产品、促销的信息就够了。
更多精力应该放在讲出自己的稀缺。不论是从技术、服务、产品、口碑、情怀,还是对行业的态度,都要详细地讲出来你的稀缺之处在哪里。
然后,再通过各种渠道把内容投出去(比如线上实体店,线下媒体、社区、微博以及微信媒体号),进而引导大家自己去实现成交或关注。
那么,问题又来了,到底该把大家集中到哪儿关注呢?微信公众平台,自己朋友圈,还是微博?
因为稀缺度高的产品在微博推广比较容易,但微博不便于聊天,所以最好还是把关注引导微博,把想成交的再引导朋友圈。
稀缺度适中阶段
稀缺度适中的产品,比如:化妆品,保健品以及一些垂直电商。
因为,它们不可能稀缺到哪去,必然要靠CRM来做补充,所以从长远来讲,必然要把大家吸引到微信公众号或微博。其次,因为它们不稀缺,所以在微博做推广几乎没什么用,而大家都喜欢玩微信。所以,把吸引力引到微信公众平台来最佳。
然后,等靠产品活下来了,还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就可以开始做内容。这时候一定要注意内容的定位必须与品牌有关联。你的品牌符合什么样调性的主题,被什么样的人喜欢,就做什么样的话题或人格,朝死里做,做精做透,千万别散。
当然,尽量降低产品推送,把产品放到副图文或自定义菜单里。目的就是让消费者感觉你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媒体号,而非一个企业号。不要担心这样会削弱产品权重,毕竟都喜欢你的内容了,再对你的产品产生好感不是爱屋及乌嘛。
稀缺度较低阶段
稀缺度较低的产品,比如:食品,饮料,服装。
既然在产品的稀缺上较低,那么就得一开始就要做内容,让大家因为内容喜欢你。所以你们看到这类产品的广告费一定不会少的,如果你花了巨额广告费去打广告,那当然有个公众号对其进行补充更好;如果没有花钱打广告,那最好还是形成自己的个人品牌,比如罗胖儿;或者文化,比如海尔。
毕竟通过微信公众号做内容,相对去媒体打广告,还是省的多。(一个非常优秀的新媒体,能为企业省去上千万的广告费)
记得,在我刚入行的时候,第一个疑问就是:这些公众号到底有什么用?我一直告诉自己,如果再找不到合适的理由说服自己,再这么下去会怀疑人生的。
前几天,海尔的张伊建了一个卧虎藏龙的社群,里面是全部都各行各业各个企业的新媒体人员,大多数讨论的都是新媒体这一职业,当然,我也在其中,各种吐槽各种感慨各种人生(讨论最多的就是公众号),大家快被公众号和老板逼疯了,做梦都想着10万。
当然,公众号也不是阿拉丁神灯,它也不是万能的。我们看过太多神乎其神的案例,老板一上来就说:你学学人家杜蕾斯,你看看人家小米,你看看人家是怎么做营销的,学着点!
各位,我们反观一下杜蕾斯和小米,虽然它们算是营销界的高手了,但是我们想过没有,人家真正强大的根源是源于人家本身。小米的粉丝经济烙印,杜蕾斯的性标签。
公众号只是社交和传播的渠道,仅仅是企业的触角,主要还是看企业的气质。
相信很多时候,很多的企业去做企业公众号的时候,只想过我要告诉用户什么,没想过用户需要什么,一味地付出给予,恨不得每天要把最好的都推送到你那里。企业就像是孩子的爸妈,一个劲儿的说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早早的把孩子的一生都安排好了。殊不知,它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有没有好好想过!
比如,还是杜蕾斯吧!杜蕾斯打一开始就打着性标签出生的,所以它才会那么多GEEK的营销活动,每一篇文章、每一次活动都不是那么简单。可见把握准确用户定位是多么的重要!
其实,在微信推出公众号的时候,已经说的很明确了,服务号是提供服务的,订阅号是参考订阅源的概念,说白了就是提供内容的。
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吸引用户并不是像你拿一个大喇叭一样在那叫唤就行,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你提供的服务。我不在乎你发什么内容,我关注你是想得到服务的。餐厅的公众号关注后提供免费WI-FI,是的,我接受;KTV的公众号关注后可以在线买酒水,是的,我接受;银行的公众号关注后可以查信用卡账单,是的,我也接受。
可是你让我关注你后,只是给我一遍遍地发广告,对不起,我们不约。
多数的企业公众号都在于服务,然后挖掘企业可以为用户提供的需求,了解用户的需求,一匹配,才知道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才是真正的意义。
对了,还有一点很重要,一定要把你的公众号当作一个产品来经营(很多公众号都这么想过,可做到的又有几个呢)。我们都知道一个产品绝不会在V1.0的时候就能大获成功,只有不断的试错,不断的迭代,才能打动更多用户的心。
找到对的目标用户,满足他们对的需求,不断试错和迭代,才能真正实现公众号的价值。对企业来说也才会更有用。
一个思考:听说微信应用号要来了,是不是机会也要来了?
文章TAG:公众号 企业 成交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