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今天下午也截取了北京海淀法院的页面,我们看到了近期有限的网页板块又被互联网企业刷屏,包括引发焦点关注的“站长之家侵权滴滴案”、“媒体训练营被判赔偿人人车30万”、“腾讯起诉微粒贷”等等。

重磅!北京将设立互联网法院 互联网类官司高峰占比近半

互联网案三大顽疾 或迎接破局

互联网类的案子多是一个特征,但它最主要的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案件的特殊性。我们之所以认为互联网法院的设立意义重大,就在于它有望破局过往的三大行业特殊的顽疾,我因为亲身经历或者直接见证了多起案子的全过程,根据我的经验,我把此总结如下:

①起诉、举证、司法认定困难。

对于普通的互联网从业者来讲,打官司有着较高的门槛,不管是按照流程准备各种资料还是付出相应的各类费用,都要耗费大量的精力。等到准备齐集,法院受理后案子才刚刚开始。随后按照“谁起诉的谁就来找证据”的原则,你会发现很多朋友圈、QQ聊天、微信公号的信息,就像“如何证明你妈是你妈”一样,很难举证。而且就算找了你所认为的证据,也很难被认定,司法毕竟滞后于互联网行业发展。

②旷日持久,等到官司打完,公司错过了最佳发展期。

这一点是互联网类官司最大的问题所在,也是最应该迫切被解决的。我这里说一个全程见证的案例。

2015年1月30日“芭莎娱乐”发文称知名社交网络平台人人网将关闭,文章成了10万+爆文,对人人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人人网当然要找一个说法,于是乎一纸诉讼把芭莎娱乐告上法庭,我当时作为受邀媒体人,赶赴朝阳法院旁听了案件审理全程。在法庭上双方各执一词,法官没有当庭宣判,并且提出了调解的建议。

此后两年人人网一直等一个说法,终于到了2017年,法院作出判决:认定文章失实,构成名誉侵权,判令芭莎星力公司删除并停止传播侵权文章,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各项损失2万3千余元。

这个时候,人人网就算得到2.3万的赔偿,又有何用?公司早因为时间差,错失了转型升级的最佳时机,无形中的损失岂非2.3万可以抵挡。

③公关和舆论干扰司法审判进程和结果。

互联网企业,尤其是大型互联网企业,在官司开打的时候,往往会配合公关和媒体展开工作,进行舆论的引导,进而无形中干扰司法审判进程和结果。这一点,早业界早已经心知肚明,只是没人愿意挑破。

很显然,互联网法院的设定,按照媒体报道的“探索建立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审判模式,推动起诉、调解、立案、庭审、判决、执行等诉讼环节全程网络化。创新顺应互联网审判的程序规则,建立全类型案件标准化、智能化审理模式。”等特征,将有很大希望从根本上解决过去的这些问题。

杭州率先试水 互联网法院或成一线城市标配

其实互联网法院不是新名词、新概念,杭州已经有先例。

杭州互联网法院,于2017年8月18日挂牌成立,是全国第一家集中审理涉网案件的试点法院。贯彻“网上案件网上审”的审理思维,将涉及网络的案件从现有审判体系中剥离出来,充分依托互联网技术,完成起诉、立案、举证、开庭、裁判、执行全流程在线化,实现便民诉讼,节约司法资源。

互联网法院相比传统法院最大的热点就在于:高效! 以杭州互联网法院为例,喊出了“5分钟提交诉讼”的口号,点击页面“原告起诉”和“被高应诉”的按钮,就可以开展相关的诉讼工作。

比如开审的互联网法院第一案:“甄嬛”作者告网易。本案借助远程视频审理,庭审画面清晰、语音连贯。整个庭审历时20分钟左右,原被告同意调解。最后,原被告点击电脑屏幕上的“确认”,确认庭审笔录。

根据公开的信息显示,杭州互联网法院开设近一年来,共接收了超过11600件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达到了惊人的99.06%,更为重要的是60%的案件实现了在线庭审和在线裁判。

在我看来,随着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成功开设和北京正在紧张筹备的互联网法院,未来在互联网企业密集分别的一二线城市,将纷纷开始互联网法院,以此高效的办理互联网类案件,护航产业互联网高效、健康、稳定发展。

本文作者丁道师,关于本文所述观点,欢迎来信探讨,微信:dingdaoshi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页面  行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