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本地绝非易事

网络销售是中国手机厂商节约成本的重要举措,但是这项福利恐怕在印度难以实现。由于印度的互联网普及率低,电商发展还是很滞后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消费者会把线上网站当作购买手机的主要渠道,就与中国消费者起初对待电商的态度并无二致。

与此同时,印度对外商直接投资电子商务领域有政策规定,即在国外上市的海外公司要在印度发展电子商务,必须在5年的时限内,拿26%的股权支持印度,而且进入的领域必须是B2B电子商务,所以很多中国手机厂商不得不与一些线上平台合作开展销售。比如,小米要借助了印度最大的在线网络商店Flipkart

Internet Pvt;OPPO、一加则利用了亚马逊印度公司平台。

没有自家的线上平台,销售成本自然提升,主打的“性价比”优势也会大打折扣。更雪上加霜的是,印度本土领先品牌Micromax、Karbonn拥有完善的线下销售渠道。比如Karbonn,在印度境内已经拥有了超过8万个以上的零售网点。这对于超过11亿以上人口都住在农村地区和城镇的印度来说,线下零售渠道在印度手机市场是不容小觑的。

很明显,国产主流手机要想在印度市场扎根,首先要搭建线下零售网络渠道,所以想小米、华为等中国手机厂商都在加快本地化运营,投资建厂、铺设线下销售渠道等举措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方向没有错,但是对于急于从印度市场的人口红利中挣快钱的中国厂商而言,扎根本土并非易事。扎根本土不仅需要人力、资金来保障,更需要时间来打磨。

外部环境制约明显

尽管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潜力很大,但中国手机厂商进入印度的道路并不平坦,来自不同层面的外部环境制约非常明显。

首先,中国手机厂商通过低价销售硬件,通过软件赚钱的模式并不容易复制到印度。一方面,印度消费者比本就不愿意购买软件的中国消费者,更不愿意为软件付费;另一方面,印度和全球其他任何一个正常的市场一样,使用

Google、Facebook、Twitter 之类的全球化互联网服务,Android 手机也全部内置全套 Google 服务。因此,印度用户都在使用

Google Play 下载 Android 应用,软件、游戏的分发渠道也被 Google 所控制。就算有消费,也许中国厂商没有半毛关系。

其次,专利纠纷影响中国手机在印度市场正常销售。2015年初,小米和爱立信在印度的专利纠纷引发了各方关注。长期以来,中国的智能手机厂商在本土面对国际巨头的专利大棒时,会得到政府的庇护。而到了印度之后,印度政府没有理由提供庇护或者便利。

第三,印度本土贸易保护主义将会对中国手机厂商未来带来深层危机。为了维护本土企业,印度政府在2015年初提升了进口电子设备的消费税,从6%提升至12.5%。实际上,Micromax在国家政策刺激与扶持下,已经成长为印度最大的手机厂商。无疑,本土的政策保护和印度民族情感认同,成为国产厂商未来在印度的深层危机。

不可否认,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潜力是巨大的,而印度本土企业由于在设计、技术、生产、供应链把控等方面存在不足,也给了中国厂商很多机会。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手机厂商就一定能在印度扬武扬威。

另外,苹果第一支在印度播放的电视广告、第一家零售店的开设、每三个人就有一个人使用三星手机、几乎消失的诺基亚依旧在印度售卖等社情,也预示着印度市场的水很深,犹如深宫谍影般不易看透。

[潮起创始人,每篇覆盖100万人的科技评论,微博@互联网分析师于斌 ,微信个人号117821818,订阅号『互联网分析师于斌ityubin』]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