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频频展开新零售布局,令居然之家有些慌了。特别是头号对手红星美凯龙,其在2018年1月就在A股上市,实现了“A+H股”的新战略,并得到了不少资本的眷顾。因此,外界不少人猜测,居然之家继去年与阿里合作之后,在布局新零售的种种举动看来都像是在为2019年的IPO蓄力。

最后别成了“蛇吞象”

1月6日,在居然之家2019年新春招待会上,居然之家董事长汪林朋透露,2018年居然之家销售额达到了750亿元,门店数增至303家。接下来计划2019年销售额达到850亿元,门店扩张至400家,成为家居业新零售样板,而且居然之家筹备上市计划已久。

不可否认,上市之后,居然之家会获得更多的投资资金用于自身的扩张发展。但是考虑到IPO上市时间长,借壳上市可能是个比较快速的方案。居然之家跳过IPO选择借壳上市,可见其扩张的野心以及对竞争对手作出的直面反击。

话说回来,聚焦此次武汉中商收购居然之家事件,不少人认为这是居然之家借武汉中商的壳上市,因为双方的实力依旧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相关数据曾统计,武汉中商2017年全年的营收为39.97亿元,而居然之家同期的营收为73.55亿元;如果按利润口径,武汉中商2018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只有1.29亿元,而居然之家2018年1-10月的净利润就达到了16.49亿元。

数据上的对比十分明显,居然之家好比一头体积庞大的象,而武汉中商更像是一条游走的蛇。不足20亿市值的武汉中商去收购估值超过360亿元的居然之家,武汉中商确实会从居然之家处得到养分,从运作中收益。但是,换个角度分析,居然之家这样的做法风险又有多少?会不会促成“蛇吞象”的反转?最后会不会沦成被控制的大块头?

首先先了解一下武汉中商的企业背景。武汉中商属于传统零售企业,近些年来受到电商与新零售的冲击,整体上传统快消品零售行业日渐式微,发展空间固然受到了一定限制。不过大型企业若想通过借壳上市,寻找的多半是像武汉中商这样的“夕阳企业”。

只不过,据悉居然之家以借壳武汉中商的方式完成上市之后,居然之家原有的资产及业务或将成为新上市公司的资产和业务。况且,商场中因为“蛇吞象”最后导致失败的案例并不少见,明基收购西门子就是业界典型收购失败的例子。

举个借壳上市后企业情况稍微好点的例子,此前申通借壳艾迪西,完成交易之后申通原股东持股份额下降至78.32%,不过换个角度也就意味着通过借壳的方式上市,原股东的股份将会被稀释。

所以简单来说,有收购失败的例子,有借壳上市股东权益发生改变的例子,尽管上市之后或多或少会得到更多资本的加持,但是对于居然之家来说,上市之后身价真会如预期那般暴涨吗?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居然之家  上市  阿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