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蒙牛近些年的大手笔,20亿砸的世界杯,营销效果不如华帝,赞助的《青你3》更因“倒奶门”事件直接凉凉,而这种为了业绩放纵铺张浪费行为的本身,也让蒙牛被多方媒体痛批缺失社会责任。
品牌形象一落千丈的蒙牛,如今在营销层面上,已被伊利甩开了一个身位。
牛根生彻底淡出蒙牛后,中粮貌似仍未找到与消费者的共鸣点,营销嗅觉与方向都令人迷惑,迷失的蒙牛,如何重拾口碑,成了当下待解决的难题。
渠道后劲不足
伊利引以为傲的是自营渠道,通过直营和分销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了流通链路效率的最大化提升。终端配送能力堪称乳品业的京东。蒙牛为了快速扩张,选择的是经销商加盟模式,但如今,劣势逐渐凸显,因为捆绑起来的利益共同体,加盟商和蒙牛等于同担风险,比如三聚氰胺事件,5:5承担损失。
加盟商模式的另一个弊端便是蒙牛对渠道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因为核心经销商对蒙牛的话语权会越来越强,一旦核心经销商以更低的进货价拿大量的货,蒙牛也将陷入增利不增收的窘境。
资本用脚投票
回归产品面,在产能方面,蒙牛年产990万吨的数据,与年产1312万吨的伊利,仍存在不小差距。鲜奶和奶粉层面,蒙牛目前呈现的是增收不增利的趋势,表现尤为突出的是蒙牛于2013年高溢价收购的雅士利。
此外,伊利极为稳定的管理层,也更受资本青睐,反观蒙牛,在牛根生首次辞任董事长后,历经孙伊萍和卢敏放两任CEO,各自经营期间,经营策略也是朝令夕改,稳定性和可控性不如始终如一的伊利。
综合来看,蒙牛要想打赢翻身仗还存在很大挑战,牛根生淡出蒙牛后,蒙牛也将进入中粮全面操盘的新时代,在盈利能力与品牌影响力皆处下风的当下,面对以不变以万变的伊利,蒙牛有几分赢面?
参考资料:
信源综合蒙牛和伊利财报、营销报、机智的赵日天、钱真理等相关报道,图源网
文章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