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2018年1月-4月美团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收入的比重下降至25.9%,而2015年这一数字为177.7%,

而收入方面,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5月-2018年4月,美团年内交易额突破四千亿元大关,达到4110亿元,较2017年全年3570亿元的交易金额增长了15.1%。其中餐饮外卖收入达96.8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7.78%,实现翻番增长,毛利为9.03亿,同比增长超一倍,增幅达112.47%。同期,美团到店及酒旅的收入和毛利分别实现43.51亿元、38.29亿元,同比增长43.08%和43.41%。

总而言之,美团如此收支变化可能意味着盈利,而一旦盈利关卡一过,上市后的美团或将进入新的纪元。

规模和网络效应下,美团将进一步收割本地生活服务市场?

美团的崛起本身就根植于用户需求,随着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其商业潜力和发展空间还有待释放。艾瑞报告预计,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在2023年将增长到8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8%。与此同时,尽管宏观经济形势放缓,但中国餐饮行业整体增速仍然高于未来五年社会消费品零售业平均增长水平。

所以作为国内领先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美团很可能成为未来最大的收割者,而这背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闭环生态下的规模和网络效应。

近几年来凭借在餐饮外卖的领先地位,美团成功扩张至更广泛的品类,也进而打通了娱乐、酒店及旅游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据Trustdata发布的2018年Q2中国在线酒店预订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美团酒店在线酒店预订订单量近七千万,排名第一,而且美团酒店在线酒店总间夜量超携程系之和。

短短时间内,美团将新业务触角延伸至生活服务电子商务的各个细分市场中,并在与行业巨头的竞争中获取一定优势,可见“高频带低频”的协同效应已然发挥。简单来讲就是,以美团高频的外卖、到店作为突破口,带动出行、闪购等低频活动,将高频活动的用户流量引入到各项新业务的消费中去,逐步实现对消费场景的全面覆盖。

根据艾瑞报告,在2017 年,美团酒店预订业务80%的新增用户来源于即时配送及到店餐饮交易用户。

从酒旅业务扩大到其它交叉销售的服务种类,美团的这一商业逻辑依然成立,实际上这就是美团独具的规模和网络效应。而与此同时,闭环生态下消费者、商家及平台形成互利的良性循环,用户对美团的忠诚度和粘性也会大幅增加。

不过美团规模和网络效应的发挥,还需庞大的运营体系作为支撑,比如同城即时配送网络。2017年4季度公司的日均活跃配送骑手数量约53.1万人,通过自有配送网络完成配送约29亿单,占平台全年实时配送交易量的70%以上,其余交易由商家直接配送。效率支撑平台业务规模扩大,而效率提升的背后则是美团的技术积累。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上市  招股书  美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