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王国推出数字替身技术,能加速VR市场的回暖吗?

特效于影视产业,在我国和好莱坞之间呈现截然相反的结果,前者奔波数年,始终难逃“五毛钱”定论,后者则日臻成熟,扛起大片制作的旗帜,简言之,一个毁誉参半,一个瑕不掩瑜。

其中固然有起步早晚的原因,但更多的是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所致,尤其是特效加成和情节把控之间的平衡,更暴露出影视行业的本质问题。

最关键的一点还在于,特效在影视作品中的定位。我国习惯于将其归于后期制作的范畴,也就是说导演已经把影片完成,只是利用特效补足某些既定的特殊场景而已,好莱坞则不同,他们认为特效是必不可少的前期制作,和导演最初的思维并行。

这两种中西方制作理念的差异,直接导致了特效于影片的作用,究竟是锦上添花还是浑然一体。拥有9座奥斯卡小金人,身具好莱坞血统的数字王国,在这种差异之下进入我国影视行业,会有哪些机遇和挑战呢?

第二季度融资金额创第二高,VR市场开始走出寒冬

除了特效,其实数字王国进入内地市场的切入点还有VR,这一深具商业前景的前沿技术更值得关注。不过虽然数字王国正致力于VR内容提供和虚拟人业务的转变,但历经元年时期的“繁华”落地,重点专注VR的数字王国又能否借此渡过转型期呢?

2016年VR行业从热潮到遇冷,整体上可以说是技术和市场均未成熟的共同作用,但这未必不是件好事,现实从逐利狂热下的盲目和虚假繁荣堆砌的表象中显现,幸存者才更能看得清未来。

而且就如同每次互联网大潮来临,尽是浪里淘沙、沙中沥金的残酷历程,VR只不过在多方因素影响下提前将此进行,更何况这淘汰者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跟风炒作、弄虚作假之辈,如此一来,无非是迫使他们退场或重回理性罢了,这也是竞争的价值所在。

不过与其说VR行业是陷入低谷,还不如说是重新蓄力,尤其是2017年上半年以来,该产业无论是市场容量还是企业融资,都恢复了增长状态,对于一部分真正进行技术沉淀的公司更是热度不减,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否预示着理性状态下的市场环境有了一丝丝复苏的迹象呢?

据国外科技媒体引述市场研究公司Crunchbase的报告称,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VR/AR的风险投资额只有两亿美元(26家公司融资),相比去年同期的10亿美元(29家公司融资),暴跌了八成。

与此同时,调查公司Digi-Capital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VR/AR产业累计3亿美元投资,而去年该季度融资金额为12亿美元,虽然相关数额有部分差距,但都直观地显示出前后资本骤减的趋势。

 1/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市场  显示  场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