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影视行业天时地利人和的一手好牌,被其中的企业和明星打得稀碎。
监督变监管,影视行业究竟该何去何从?
其实,影视圈明星各类问题由来已久,但随着问题的不断扩大化和影视行业乱象的不断爆出,我们惊奇的发现,民众开始用实际行动对那些偷税漏税的企业说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这一次民众的愤怒影响了股市的走向和企业的生死。民众监督变成监管,影视行业究竟该何去何从?潇湘财经认为至少这几点可以做:
一、灾难面前,自查必须是第一步
资本是有“眼睛”的,如今的股民变得越来越聪明,影视公司和股民之间的纽带也越来越脆弱,一场舆论引起的股市大跌就是股民对于影视公司不信任的结果。因此,影视公司首先必须摆正心态,厘清行业和股民,公司和观众之间的关系,提升自身的行业公信力,不能继续在市场中进行“吸血”经营,今天你吸的股民的血,就是明天倒闭时留下的泪。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说:“不能抱着能骗就骗的心态,随便就坑了一大片的散户。”影视公司更应该静下心来注重创作,以内容取胜,《二十二》《冈仁波齐》珠玉在前,相信也为一些公司指明了方向。
二、没有了“保护伞”,行业要拼硬实力
在崔永元这次黑天鹅事件的催引下,影视传媒必须开始不断加速行业内的供给侧改革。中国电影目前已经基本结束了放量式的快速增长阶段,今后将进入到内涵式增长的存量阶段,但传媒行业的发展轨道依旧按照原来的老路,观影群众日益多元化的观影需求,依旧没有被充分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显乏力。
2016年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增长的暂时放缓,正是对上述问题和危机的一次揭示。因此,加速全行业内供给侧改革,促进过剩产能的消耗和推陈出新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掌握主动权,让影视行业开始鞭策自己,在观众们日益刁钻的胃口下,探索全行业的生存之道。
三、多角度谋出路,杀出一条新生路
在国家市场双管齐下的环境中,部分上市公司也开始适应当下的环境,纷纷谋求转型。目前转型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立足自身优势,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实现全产业链发展以对冲风险;另一种思路则是构建以内容为核心的泛娱乐产业。但转型需要资源的不断整合和庞大的资金链,这些只有少数龙头企业才可以做到,同时,对于行业龙头而言,这也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根据4月25日晚发布的2017年年度报告显示,万达电影2017年实现营收132.3亿元,在行业竞争剧烈的情况下,依旧保持住行业龙头老大的地位。值得一提的亮点是,万达院线2017年收入结构中,实现广告及商品、餐饮销售等非票房收入48.94 亿元,占营业收入 37%,公司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在放映业务的基础上,非票房业务表现亮眼。
而华谊兄弟则于2016年靠出售掌趣科技股份所获的10亿元非经常损益,将公司利润做到了8亿元,这笔成功的投资收益为华谊兄弟打开了新思路。目前,华谊兄弟已经旗帜鲜明地将投资列为其第四大业务板块。现在华谊的思路是做娱乐集团,除了电影还做实景娱乐、旅游演出等业务。
四、内容为王,造血能力依旧是关键指标
在多角度探索新出路的同时,各影视公司也不能忘记自己的老本行,即用心做好让观众喜欢的电影。按照影评人杨时旸的说法,中国电影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烂片”无法再肆无忌惮地骗钱了。
华谊兄弟在2017年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7,392.80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上升31.70%,累计实现国内票房约51亿元。相比2016年,该板块在票房成绩上上升幅度明显,并诞生了《摔跤吧!爸爸》、《芳华》和《前任3:再见前任》三部爆款影片。
后来者光线传媒在2018年势头迅猛,今年光线传媒储备的电影项目预计将上映18部左右,预计制作的电影项目有20部,其中《唐人街探案2》已于春节档上映,累计票房达到34亿“内容板块在光线体系内重视度很高。”黄国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两年来影视股都持续低迷,直到一个月前跌入谷底。固然有部分股民和影视公司在这次资本洗牌中倾家荡产,但如果可以为影视行业敲响警钟,使其合理利用补贴,用心做好电影,专心发展行业,那么影视股的明天,还是值得期待的。
总之,痛定思痛,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文章TAG:影视 中国 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