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车厂方面,奔驰的计划是去年底在美国实现L4级别的无人驾驶测试;宝马则在去年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公开展示了L4级别的测试车辆;特斯拉去年就被曝要推出L4级别系统。
第二类是以科技巨头为代表的资本玩家,比如国内的BAT,国外的谷歌、Uber等。去年,百度和红旗联合打造的L4级别的Robotaxi-红旗E·界自动驾驶出租车在长沙正式开展测试;阿里的L4级自动驾驶智慧物流车2018年已发布并开展测试;谷歌Waymo今年和沃尔沃达成了合作,将成为其L4级别自动驾驶的全球独家合作伙伴;Uber的L4级别车型甚至于两年多前就开始测试。
最后一类是发于细分领域的垂直玩家,比如图森未来、知行科技等。去年,图森未来在京礼高速完成首次L4级别的无人驾驶卡车队列测试;知行科技目前业已形成基于L1到L4不同级别自动驾驶的数条产品线业务。
从全球来看,大部队从各个方向在向L4级别自动驾驶全速挺进,但是目前看仍主要处在测试阶段,距离规模商业化还有一定的距离。
操之过急或再尝苦果
尽管大部队都在向L4挺进,但在推进速度上各家表现还是存在一定差异,这一方面主要是由各家技术和研发硬实力所决定,另一方面则主要是由细分赛道的环境政策所决定,比如乘用车在安全性上要求普遍比配送车要高。
目前关于L4车型量产下线的计划时间,各厂商基本集中在2022年至2025年。但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在L3级别,甚至是L2级别车型商业化上还没拿出足够亮眼表现的情况下,L4级别很可能只是一场梦。
Uber早在2018年就开启了L4级别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但当时就出了很大的事故;滴滴6月底高调在上海测试了L4级别自动驾驶载人服务,但是随后被众多媒体曝出表现不佳,驾驶员多次接管方向盘,并需要远程求助等。
与此同时,从媒体公开整理的信息来看,L4“跳级生”正在越来越多。早在2017年,福特、丰田、沃尔沃等就表示将跳过L3,直接研发L4,近两年,蔚来、比亚迪、谷歌等均表示将跳级到L4。
这是好消息吗?从Uber、滴滴们的表现来看,很难说。频频跳级背后的一个广为人知的原因,或许还是不想被动地落后,被对手甩开太多。但自动驾驶操之过急的苦果不少厂商都已经尝过,现在大规模跳级恐怕很难避开重蹈覆辙的风险。
自动驾驶的不灭隐患
自动驾驶作为人工智能在出行运输领域的技术分支,未来的确有着极大的商业前景。按照自动驾驶的终极构想,人们一旦可以在驾驶上被解放,将能完全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其他的事情上,比如在车上睡觉、娱乐等等。
本质上,这就是解放劳动力的一个技术途径,就像改良蒸汽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解放了很多工厂劳动力一样。
但问题在于,自动驾驶是技术,它一定存在安全隐患,无论它看起来和测试起来多么安全。这也是目前自动驾驶乘用车很难快速商业化的根本原因,因为自动驾驶的技术风险对人有潜在威胁,在复杂多元的环境下,这种隐患还容易被放大。
不过在无人乘坐的自动驾驶领域,比如无人车在空中或园区内配送,自动驾驶车辆由于不载人,安全风险要小得多,因此商业化进度更快。比如美团、顺丰、京东等,都已经有过实际配送运营。
不论载人,还是不载人(载物),自动驾驶的技术属性决定其始终都会在面对人的时候存在风险。这也意味着,未来能够把自动驾驶安全性做到极致的厂商,有可能就是最后的胜者。
文/刘旷
文章TAG:炒作 资本 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