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有很多,但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唯品会本身就在走下坡路,京东和唯品会双方又都是电商,相互之间的合作并不广泛,很多东西都是停留在表面上,没办法涉及到根本层面,所以一时间难以显效。
拼多多和国美,何其相似?让人不能不为之担忧。
三、面对苏宁阿里、京东腾讯的组团,拼多多国美的组合难从根本上改变
从当今的电商格局来看,最好的补缺口时代或许已经过去了。
各大平台都在固守自己的领地,阿里体量最大,有闲钱多线出击;京东在巩固自己的物流优势;苏宁忙着线上和线下融合,丰富自己的全品类;就连唯品会,也更充分的发挥自己的“特卖”优势。
每一个电商的崛起之路,都有自己强人一步的固有优势,这在经济学里叫做“反木桶原理”,即不走补短板的传统保守路线,而是用最长的一根木板决定了其特色与优势,在一个小范围内成为制高点。这种特色和优势,不仅仅表现在电商巨头的营收结构上,还刻在它们的基因里。
“螳螂财经”易牟经常会质疑“企业基因论”,但是往往现实就是这样,至少在电商行业内,厮杀了这么多年,大家的优势和标签还是那样,没有太多改变。
拼多多大概率也会遵从这一个定律,它是从社交电商和巨额补贴下沉取得优势的,它的基本盘也在这里,别人或许抢不去,但是自己也难以走出来。
这一结果,早在苏宁阿里联合,京东腾讯组团的那些时刻,就已经决定好了。
“螳螂财经”易牟认为,电商的逻辑总的来说可以归类为“流量+配套”,拼多多在过去获得了流量优势,所以在倏忽之间崛起,但是跑得太快,配套这种基本功可能就落下了。
电视剧《宝莲灯》里面,沉香拜师孙悟空,只求速进,马马虎虎学了一些招式,一到后期和高手对决,总是从细节处落于下风。
“螳螂财经”易牟小学的时候,个子长得很快,经常去欺负同学,别人吃营养品的时候我不屑一顾,放学了三下五除二就把作业写完了,潦潦草草。
到现在,身高和字体这两件事,一直引以为憾。
大道至简,其实一个企业的成长和人是差不多的,不下一番苦功夫,不练废几本字帖,再想把字写得好看是很难的。
再说回拼多多和国美的合作,分析了这么多,其实我总体是不怎么看好的。
这一点,从可转债里就可以看出一些门道。
稍微对可转债了解一些的人都知道,可转债由于出卖了更多的权利,票面利率一般要比普通债券要低一些,A股更是有很多票面利率低于1%的可转债。
国美和拼多多之间的这一次债券交易中,可以看出两点:
1、票面利率相对较高。
根据wind数据,国美及其关联子公司一共有12只债券正在还本付息,票面利率大多在4%~8%之间,上市公司国美零售(0493.HK)2017年在新加坡发行了两只普通债券,票面利率都是5%。
也就是说,这一次拼多多认购的可转债,在票面利率上并没有讨到便宜。
2、国美溢价太高。
根据国美公告,初步转换价为每股1.215港元,较4月17日0.73港元的收盘价来说,溢价约66.44%,PS为0.4倍。
按照这个市盈率来计算,苏宁易购的股价约有29%的上涨空间。对比一下2015阿里入股苏宁,溢价也只有10.4%罢了。
借用“零售氪星球”的说法,超高的溢价反映了两点。第一,拼多多在这一轮合作中,面对国美这样的线下零售企业,话语权并不高。第二,苏宁、永辉等线下巨头在纷纷站队,拼多多能挑选的优质标的越来越稀缺了。
结语
拼多多和国美的合作,虽然突然但也在意料之中,弱势者抱团取暖本就符合社会规律。
但令人疑惑的是,为什么不是直接置换股份,而是以可转债的方式?
如果这是试探,会不会变成同床异梦?2.5亿美元会是“恋爱”中的礼物,还是最后会变成“彩礼”?
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正如上面所说的,保持清醒,不必惊讶。
此内容为[螳螂财经]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螳螂财经(微信ID:TanglangFin):
•泛财经新媒体。
•微信十万+曝文《“维密秀”被谁杀死了?》等的创作者;
•重点关注:新商业(含直播、短视频等大文娱)、新营销、新消费(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区块链等领域。
文章TAG:国美 多多 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