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线“想法”,短内容场景是否与知乎相矛盾

就在此前微博刚刚禁止了今日头条对其内容的抓取,而微博CEO王高飞明确表示头条不应该来微博抓取内容,而后脚又传出头条已经签下了300位问答领域的大V,为旗下的悟空问答进行内容铺路,由此可见目前市场对于能够生产内容的大V争夺又在进入新一轮的猛烈竞争。

而这边的知乎也没有闲着,就在8月25日,新版的知乎开启了“想法”功能的内测,该功能模块可以让用户发布以及实现短内容阅读,这也是自知乎上线“知乎Live”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变化。

几方大战表明,当前平台对于内容的渴求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这里先不管各方诸侯的“圈人运动”,此次知乎做的“想法”则是从产品层面做出的改进,因此值得关注。

不过一直以来知乎主要以长内容深度阅读为主,而短内容的阅读场景似乎与知乎一直以来的深度阅读有悖,因此这里也值得讨论的是,知乎上线短内容功能,是否是明智之举?

为何知乎必须尝试短内容

近期艾瑞咨询发布了《2017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年度监测报告》,其中显示信息流广告在2016年达到了325.7亿,并且将以每年50%的速度增高长至2019年的1400亿。

而目前,几乎所有拥有信息流内容的平台都已经加入了信息流广告来分食这一市场,所有新闻资讯平台、微信朋友圈、豆瓣、甚至作为搜索工具的百度与谷歌也都变成了信息流内容分发平台,剑指信息流变现。

知乎首页虽然同为信息流,但此前主要以长内容和深度回答为主。面对如此巨大的信息流增量市场,知乎也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机会,譬如此次推出的短内容信息流产品“想法”。而一旦尝试成功,知乎后续的商业收入和估值也将跨过一个台阶。

因此,在问答之外,推出独立的“想法”也是知乎不得不,也必须去尝试的事情。

“想法”凭什么留住用户

短内容信息流,属于时间的战场,知乎的“想法”要吸引更多的用户时间,与自身平台结合,有着一部分的天然优势。

1)关注大V们所发布内容,用户此前所关注的大V基本都有过优秀的回答,是某些垂类知识领域的佼佼者,因此其“想法”内容自然也将是其知识分享的衍生,为了维持自身知识身份的形象,大V们分享生活八卦类内容属于小概率事件。

用户既然能够关注这些大V在问答的动态,点赞动态,也必然会在此后关注其各方面的内容,诸如一个观点、一篇分享文章等等。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场景  内容  想法  知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