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做店铺推广的时候,我一般会这样弄(还是以遮阳伞为例):

(1)先罗列出购买户外遮阳伞的人群,从顾客搜索词的行业热词榜里去找数据支持,然后得到数据。购买遮阳伞的人群从大到小是:1家用,2保安3咖啡店、酒吧,4摆摊,5沙滩酒店。

(2)根据自身的情况,找到一类最有机会做到起来的人群,做出产品,只讨好他们。比如,我们在起步阶段放弃了第一类人群,家用,虽然这类人群的需求量最大,但是竞争也最激烈,不适合起步阶段。而第二类人群保安,很少有店铺专门针对这类人群去做,都是顺带在标题里加上“保安”两个字,市场相对比较空白。

(3)针对要突破的人群问自己三个问题:用的人是谁?买的人是谁?最大的需求点是什么?保安遮阳伞,虽然用的人是保安,但是买的人并不是他,买的人一般是物业,所以在做产品时要讨好的并不是保安,而是付款买产品的物业。现在明确了产品要讨好物业,那么就要去研究物业在买遮阳伞的时候考虑什么问题,物业不仅要买伞,还需要能与站岗台卡接,还要印需要字。在这里给大家的一个建议是,围绕人群做产品的初期导向,不要从赚钱的度,而是真心地去帮用户解决问题,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才有价值。最后改进保安伞,增加站岗台卡扣、印字。

4)精准展现。在标题里只写和保安、物业、小区、站岗相关的词不写家用或者摆摊等,这样就可以让宝贝精准展现。对于主图,淘一套保安服,让员工穿上还原小区保安场景拍照片,描述只针对物业这一类人群做营销。直通车关键词布局也往这个方向倾斜,甚至都不需要单独去做人群溢价。

有人会问难道就只做这一类人群了?既然通过这个思路,能做出一款保安遮阳伞,那么就可以同样做出一款地摊专用伞、咖啡店专用伞等,到店铺到一定阶段了,起步阶段放弃的第一类人群也可以去竞争了。

当然同样的一种产品,针对不同的人群,需求点不一样,卖点的体现也是不一样的,

[抓住人群突出卖点]兜住年货节的底

看看上面这张图,搜索“捷达雨刮器”这个词可以得出,

从宝贝功能上看:这几家的雨刮器肯定都是能满足捷达车雨刮器的更换。

对比一下主图(一眼扫过去):第四张图明显更突出,也更吸引眼球。

主图上的文字卖点体现:图一虽然有点牛皮癣的感觉,但突出了原厂正品、质保、35元两对;图二也写了原厂原装,但这几个字的颜色太浅了,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到(买家在浏览的时候,最多看你的主图1秒,不可能仔细去看的),还好35元4支比较明显;图三突出了适用于捷达、两对10元、90天免费换新;图四是张车图,同样也是主图,在顶部位置有序的把卖点抖出来,首先突出:德国进口.原厂原装,第二行大众捷达雨刮器,后面跟着质保五年,捷达原车厂出品。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人群  年货  直通车  卖点  销售  
下一篇